爸爸是老师,7岁男孩却没上一天学,常问妈妈:幼儿园长什么样子

图为抱着书本躺在床上的林煜瑄。

“爸爸,你是来带我回家上幼儿园的吗?”2021年3月16日,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的血液科病房,7岁的林煜瑄问风尘仆仆从福建老家赶来的林淼清,但林淼清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2019年9月,在经历了单份脐带血移植失败后,林淼清和妻子周娜真带着林煜瑄千里迢迢来到陆道培医院,进行了car-t细胞疗法和骨髓移植,期待儿子康复。

图为在办公室批改学生作业的林淼清。

林淼清是一名乡村教师,儿子手术后,他就继续回老家教书了,妻子一个人则带着孩子在医院附近租住,定期复查。从出生后就没上过幼儿园的瑄瑄一直盼着爸爸接他回去上学,但天不遂人愿,又一年过去了,瑄瑄没能回家,而林淼清这一次匆匆请假赶来,是因为刚刚接到医院“孩子病情复发”的通知。

图为周娜真在陪歇疗期间的瑄瑄玩耍。

从两岁多被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瑄瑄就跟随父母辗转在各大医院。别的小孩在游乐场疯玩、在幼儿园读书唱歌的时候,他只能在病房里接受痛苦的骨穿腰穿、移植化疗,唯一的娱乐是捧着平板看会儿动画片。瑄瑄身边没有同学,只有来来去去的小病友;没有老师,只有给他打针输液的护士阿姨。周娜真担心瑄瑄以后学习跟不上,在他身体情况好一点的时候,会教他读书认字,但林淼清在电话里叮嘱她:“不要勉强他学习,等病好了上幼儿园再说”。

“妈妈,幼儿园长什么样子?”瑄瑄好几次问周娜真,但周娜真却没法告诉他,他可能不会再有机会体验幼儿园生活了,毕竟他将满7周岁,已经是该上小学的年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为确诊后在医院治疗的瑄瑄。

林煜瑄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上面有一个大他4岁的姐姐,爸爸教书,妈妈持家,生活过得恬淡安然,但日子的平静在2017年7月4日被打破。这一天,爸爸妈妈发现2岁多的瑄瑄脸色发白、小腿处淤青也久不见好,于是带他到厦门妇幼医院检查,没想到情况远比想象中严重。紧接着又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做了骨穿、腰穿、生化和血常规等一系列病理检查,最终,瑄瑄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高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为周娜真背着儿子瑄瑄上楼。

确诊的消息如晴天霹雳,林淼清夫妇像每个白血病患儿家长一样,也是心痛欲绝,肝肠寸断。“倾家荡产也要治”,这几乎是为人父母的第一反应。在厦门和福州两地,他们带着瑄瑄跟死神进行了长达近两年的赛跑,经历了18个疗程的化疗,二三十次的骨穿、腰穿,无数次打针吃药输液……辛辛苦苦积攒的积蓄像水一样哗哗地流出去,瑄瑄的身体不但变得虚弱不堪,原本活泼开朗、调皮好动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胆怯怕生,总要妈妈抱,仿佛只有妈妈怀里才是安全的港湾。因为长期抽血、化疗,他的血管非常脆弱,每次扎针要扎好多次,以至于后来一看到护士拿着针进病房就恐惧得哇哇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9年5月,就在瑄瑄苦熬了22个月、病情好转,一家人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候,情况又急转直下,他复发了,希望顿时变成失望,只好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福州协和医院治疗了几个月。之后,林淼清夫妇听从了医生的建议:移植。

“当时我们的主治医生主攻的方向是脐带血移植,而孩子才4岁多,医生就建议做单份脐带血移植,于是就做了,花了十几万。”林淼清说,没想到忙碌了一个多月,骨穿又检查出残留病灶,“后来听病友介绍,我们又带着孩子于2019年10月来到了陆道培医院。我想,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来了以后,化疗、骨穿、生化等检查又在孩子身上走了一遍。看孩子瘦小的身躯忍受着这些痛苦,真是心如刀割。”一开始,因为残留病灶含量少,医生建议先进行化疗,看看能不能把残留“打下去”,但遗憾地失败了,随后采取了car-t细胞疗法。“听医生说,这就好比把孩子血液里的一部分细胞武装称警察,再让它们回到身体里去杀死坏蛋。”2020年2月,经car-t细胞疗法治疗,瑄瑄的病情得到缓解,残留病灶检测为零。2020年2月13日,他再次进了移植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时思想压力特别大,之前我们已经经历了一次移植失败,非常揪心再次失败怎么办。可揪心又有什么用,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林淼清说介绍,大约一个月后瑄瑄出仓了,“当时孩子很开心,坐在推椅上,哼着歌。虽然歌声不连贯,节奏感也不强,我们却觉得这歌声太美妙了,孩子开始了新的生命。然而,短短几天之后,最糟糕的情况就发生了,瑄瑄出现了急性皮排、肠排,急救了20多天。”2020年4月24日,治疗后得到恢复的瑄瑄带着医生的嘱咐出了院。“这次住院,花了60多万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为身体稍好点的瑄瑄在帮妈妈拖地。

出院后,因为每周都要做两次检查,检查项目也很多,周娜真不得已带着瑄瑄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先是每周查两次,慢慢变成两周查一次,每个月大查一次,到后半年就每两个月大查一次。每次大查要花将近两万元,报销完也要花一万左右,光孩子出院后的检查就花了差不多十万。”周娜真说,从2017年至今,瑄瑄的病已经花了150万元左右。周娜真没有收入,林淼清的工资一年只有4万元,“掏光家底之后,又从银行贷款20多万,从亲戚朋友处借了30多万,才坚持到现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年过年,他们娘俩也没能回家。女儿在家里非常想念妈妈和弟弟,姐弟俩视频,说的都是弟弟回家后一起去哪里玩,吃什么好吃的。我们本来想着开春后,孩子的病情稳定就能回家了,后续再需要30-50万也就够了,可是没想到命运太戏弄人,这次大查又查出残留。医生说,很可能要再次移植,如果这样的话,费用就是个天文数字。”林淼清无奈地说,目前,他还在等待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回首这四年多,一次又一次希望变失望,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到何时,只希望今年能带儿子回家上学吧”。(文:孙普峰 图:关知己  编辑:刘宝成/大河乡土)

如果您想帮助像林煜瑄这样处于困境的大病患儿,请点击捐款链接:【】,进入腾讯公益乐捐页面,献上一点爱心,或打开微信-支付-腾讯公益-搜索“与大病患儿医路童行”,完成捐款。大河乡土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