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奖状,暖哭无数人:你的言语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这是现代家长教育的第2099篇文章

作者:菈妈

来源: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 )

近日,吉林一个叫李虹锐的小男孩,“哭”上了热搜。

因为学期伊始,老师给上个学期表现并不突出的他,颁了一个“最具期待小明星”奖,并且鼓励道:

“老师坚信你会变得更好。你能吗?”

听着老师的颁奖词,孩子一脸的不可置信,眼底泛着泪光。

到领奖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泪崩,哽咽着坚定地回应老师:“我能变得更好!”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有这样暖心的老师,也太幸福了:

“这样的鼓励真的会影响孩子一生。”

“这才是教育应有的样子!”

“我明明看到了孩子眼里的那束光……”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曾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你的一句肯定和鼓励,也许就能为孩子带来莫大的勇气和动力。

1

语言的力量

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有一个女孩,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她强压住内心的喜悦,很有礼貌地跟老师告别、关门。在门掩上的那一瞬间,再也克制不住,开心地蹦了起来,然后“变身”,快乐地“飞”走了。

虽然,不知道老师对她说了什么,但毋庸置疑,那一刻,她的内心一定甜炸了。

网友们也直呼太暖了:

“瞬间感觉整个冬天都暖和了,加油噢!”

“小朋友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还有一个网友忍不住为大家科普,说:“这叫火影跑,我在四下无人时,经常玩这个动作。”

仿佛,那一刻的好心情,也感染到了自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原来,肯定孩子,所能带来的能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教育家Rita Pierson曾在TED演讲时,分享过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班上做了一个20道题的小测验,有个孩子只对了2道题。她在卷子上给孩子写了+2,还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这让孩子很是疑惑,问:“老师,我是不及格吗?”

她回答是的。

这下,孩子更不理解了:“那你为什么要给我一个笑脸?”

Rita Pierson说,因为他没有全错,还对了两个。随即,她反问孩子:“我们一会儿会复习这些题,难道你不会做得更好吗?”

得到这个回答之后,孩子瞬间自信了许多,大声地回答:“是的,我可以做得更好!”

你看!

“-18” 和 “+2”,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带给孩子的感受却完全不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暗示效应”。

你越是肯定和鼓励孩子,他就能变得越发优秀;

反之,亦然。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从一所学校随机选出20%的学生,然后告诉老师,这部分学生非常有潜力。

8个月后,这些随机选取的孩子,竟然进步显著。

可见,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是最好的催化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不被肯定的孩子

内心有多苦

鼓励和肯定的力量,毋庸置疑。

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父母每天对孩子说的话中,只有20%是正面积极的。而每个孩子平均一天,会收到超过400条的负面评论。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笨孩子!”

“你怎么这么粗心?难怪每次都考不好”……

这样的批评和指责,父母总是张口就来,而鼓励和肯定的话,却寥寥无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一个2岁的小女孩,输了平衡车比赛。

妈妈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都没有,反而气得一边打她,一边训斥:“你有什么脸好哭的?全程在遛弯,你想什么呢……”

这样的训斥加推搡,持续了十来分钟,小女孩委屈得直掉眼泪。

只不过输了一场小比赛而已,为什么要让孩子觉得,像是输掉了整个人生呢?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曾指出,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长期处于负面评论的影响之下,更容易让他们形成懦弱自卑的人格。

而这种烙印,一旦印在了心里,就再也难以摆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有的父母总觉得,现在的孩子太容易飘,要适当地打压才行。

剑桥学霸、“知乎女神”王诺诺,曾提到过她的童年经历。

那时的她人见人爱,妈妈担心她会“飘”,就私下和老师商量,一起“打压”她。导致她十几年都没穿过裙子,整个人自卑又矛盾。

压死骆驼的,从来就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之前的,每一根稻草。

她总说,自己是个有点怂的人。她害怕别人讨论自己的颜值,但内心,其实又渴望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谓的“打压教育”,除了让孩子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容易自我否定之外,毫无益处。

有项研究调查数据显示:

一个经常处于负面评论的人,潜能仅能被开发20-30%;

如果能得到肯定,就能上升到50%;

如果得到来自家庭的肯定,那么潜能则可以被开发70-80%。

3

你的言语里

藏着孩子的未来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需要欣赏、肯定和鼓励,才能攒足勇气走得更远。

既然如此,父母该怎么做呢?

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孩子也一样。他们有各自的优点,关键是看父母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之前在小区里玩,看到一个孩子拿着成绩单,灰头土脸对他妈妈说:“妈妈,我这次没考好。”

让人没想到的是,妈妈看完之后,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称赞他:“孩子,你体育考了满分,很厉害啊!说不定,以后你能当名体育健将呢。”

那个孩子听了,瞬间将背挺直,整个人也恢复了活力。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比如:性格好、有耐心、思维敏捷,又或者是有韧性、谨慎……

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让这个闪光点成为他们真正的优势,而不是用一个固定标准去衡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肯定孩子的付出和努力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孩子尽力了,就值得被肯定:

“这么难的题你都做对了90%,说明你有认真对待哦~”

“遇到困难没有退缩,你真勇敢!”

“虽然没有得名次,但你和小伙伴们合作得很有默契。”

这些对细微之处的肯定和鼓励,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和内驱动力,即便再次遇到挫折,也不会轻易放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大多数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要接纳一个不完美的孩子,很难。

可作为父母来说,我们终将有一天,要面对那个没有想象中聪明的孩子,要接纳他们可能会偏离我们预设好的轨道。

人无完人,孩子也一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与其焦虑孩子的不足,不妨试着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理解和包容他们。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才能在成长中受益。

《弗洛伊德的使命》里有一句话:“一个无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而这种成功的信念,会导致他这一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

聪明的父母,懂得什么对孩子更好,会把爱和肯定,变成孩子行走世界的底气。

而眼里有光的孩子,则能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变得更加坚定和从容。

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欣赏孩子的与众不同;

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鼓励中成长,不惧挑战,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