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倘若孩子有三种行为,该打就得打!孩子禁不起“惯”

现在的孩子都是打不得、骂不得,是全家人的小宝贝。大部分无理取闹、嚣张跋扈、行为极端的孩子都是这种家庭里面溺爱出来的。

如今,父母很少教育子女采用棍棒教育。但是,有些孩子确实很固执,无法无天。正所说:这种时候有些家长就不得不采取打骂的方式来阻止孩子的错误行为了。

但是,许多父母毁了他们的孩子,以至于即使孩子犯了一个错误,如果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会表现出无助的表情。我们不知道这种无休止的放纵会破坏孩子的未来。

李玫瑾教授反复强调,家长要掌握好管教孩子的时间,避免适得其反,此外,当孩子有这几种行为时,该打就打,不要再一味的惯着了。

那么管教孩子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呢?

李玫瑾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孩子4岁左右的时候能怎么跟你闹?最多也就是撒泼打滚。但是当还孩子十二岁以后呢?在孩子的叛逆期他会怎么跟你闹?一是离家出走,二是拿生命威胁你。

孩子小时候不管教,长大以后想管都管不了。3-6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父母管教孩子的黄金时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时期管教孩子是最有效果的。

0至3岁的儿童大脑发育不完全,甚至有时候都听不懂你说的话。自身还处于一个“无他”的境界,想哭就哭、想闹就闹、想睡就睡。

在这个时候,纪律可以说是适得其反。但是,你不能完全忽略这一点,可以给孩子一些规则,让他被动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到6岁时,孩子的想法越来越多,对父母的服从也越来越少。如果你事先对孩子设置正确的三观,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当孩子有这几种行为时,该打就打

1、不尊重长辈

尊重长辈是一种美德,父母将教孩子如何从小就向老人和邻居打招呼。但是,一些家庭儿童由于违法而过于自私,不知道如何感谢父母和尊重长者。

稍不如意就对长辈乱打乱踢,用这种形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这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若孩子有这种行为,家长一定要及时制止,把这种不正确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家长可以通过打孩子让他感受一下,然后再配合说教的方式,让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对的,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尊重长辈。

2、目的达不到便威胁父母

你可能也经常见到超市里一言不合就躺在地上哭闹的孩子,不买就不走,威逼利诱、软磨硬泡到父母妥协为止。

如今,孩子都非常聪明,他们面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以各种方式获得父母的同意,并威胁要改变法律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种习惯很容易养成孩子肆无忌惮的性格,甚至可能演变成李玫瑾教授所说的离家出走,拿生命威胁父母的情况。

当满足儿童的需求时必须满足。但是,我们必须有一定的原则和结论,断然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不给孩子谈判的余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要让孩子认为“威胁”是有用的。倘若一味妥协,只会令孩子更加得寸进尺。实在管教不住,家长可以适当的教训一下。

3、屡教不改,明知故犯

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 “生活中没有错。”父母可以耐心等待,并帮助指导和纠正他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但是,有些孩子总是想挑战父母的利益。你明知道是父母不允许做的事,但依旧去尝试。还有些孩子总归是犯些相同的错误,屡教不改,父母的教诲“左耳进,右耳出”。

当孩子不服管教,明知故犯或屡教不改的时候,家长可以采取适当的体罚来管教孩子。

如何改掉孩子的这些坏习惯?

1.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之所以孩子喜欢看电视,是因为孩子把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电视上,家长可以用一些亲子玩具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孩子注意力被转移的时候,他们自然不会把重心放在电视上,经过时间的积累,慢慢的孩子对电视的依赖会越来越淡。

2.多去陪伴孩子

想要缩短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我们还可以占据孩子的空闲时间,带孩子出门长见识。像是图书馆、科技馆、附近的大学等等,这些地方我们都可以多带孩子去一去。

孩子常去这些地方,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充实闲暇时间,两全其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