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做作业,就喝水上厕所:缺乏时间感的孩子,离差生不远了

前几天跟好友甜甜聊天,说起她家7岁的儿子小凯,她又是骄傲,又是气恼。

骄傲的是,虽然只有7岁,但小凯却表现得很聪明,数学能力很出众,英语也不错,虽然刚上一年级,但成绩也是班里拔尖的。气恼的是,孩子聪明归聪明,就是做起作业来特别缠人,每次一坐下写作业,小凯就开始各种事,凳子不舒服、灯光太暗、想喝水、想上厕所,总之,无论什么都能被他挑剔一番。所以每一次做作业,甜甜都气得想要揍他。

其实小凯做作业各种找事,是缺乏时间感的表现,除此外,缺乏时间感的孩子还有这两种表现:

1、做事不专心

无论是做作业还是做其他事,缺乏时间感的孩子,会表现出不专注、不认真。

他们总是敷衍对待,或者潦草完成作业,事后不会认真检查,更不会反思自己。

2、做事毫无计划性

缺乏时间感的孩子做事随心所欲,毫无计划性,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他们向来信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即可,宁愿上网玩游戏,也不愿意完成作业。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缺乏时间感呢?

1、父母引导不当

父母自身就缺乏时间观念,做事情颠三倒四,毫无计划。目睹父母做事毫无计划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学会有条有理的生活。

而且孩子的时间感并非天生的,需要父母后天的引导和培养。

2、孩子故意和父母作对

因为父母经常责骂孩子,所以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于是开始和父母对着干,故意磨蹭,故意捣乱。

何小英老师在《不急不催:轻松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里说:“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有两个黄金期:一个是3-6岁,一个是6-9岁。”

因而父母要抓住黄金期,科学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具体可以这样做:

一、3岁之前

时间概念对3岁之前的孩子虽然比较抽象,但是父母依然要有所作为。让孩子白天玩耍、夜晚按时睡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比如天黑后,可以结合夜晚的特质和事情,增强孩子对黑夜的认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3-6岁

这一阶段的孩子对时间的观念依然比较抽象,但是父母们可以利用绘本、时间道具等增强时间的画面感,从而加深孩子对时间的印象。

比如给孩子准备一年四季的图片,告诉她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给孩子准备一个日历,让他每天撕一张,从而感受时间的流逝。

此外父母也可利用绘本,比如《老狼老狼几点了》等,让孩子逐步了解抽象的时间概念,慢慢建立时间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6-12岁

这一阶段的孩子对时间会有比较清晰的认知,而且进入小学的孩子,学习生活也需要规划起来。

因而这一阶段的父母要注重对孩子时间感的培养,经常和他们一起玩猜时间的游戏,增强他们的时间感。

同时还要教孩子学会制定日常生活学习习惯,让他们通过制定计划的方式,更好把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此外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些关于时间以及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以此激励孩子珍惜时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时间感比较强的孩子,才能更好制定计划,并坚持执行计划,从而高效利用时间。这样的孩子学习才更有后劲,才更容易在未来学习路上走得远且稳。

而那些没有时间观念,或者做事毫无计划性的孩子,或许凭一时侥幸可以取得好成绩,但终究会变成差生。

缺乏时间感的孩子,其实就是潜在的差生。因而父母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感,让他们做时间的主人。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