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赚钱的文科,学了早晚失业”

钱钟书在《围城》中曾说道:

“在大学里,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外国语言文学瞧不起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系瞧不起哲学系,哲学系瞧不起社会学系,社会学系瞧不起教育系,教育系的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在计算机、金融成为热门专业的当下,“学文科”不实用、没前途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固有偏见,也常常都和“找不到工作”划等号。

学文科没用,你信吗?

01

四面楚歌的人文学科

每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一出炉,文科专业总要被挂在热搜榜上被黑那么几天。

去年7月,麦可思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了2019级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水平,以及“红牌”(不好就业)、“绿牌”(好就业)本科专业榜。

近几年来,计算机专业连续火爆,而音乐表演、法学、语文教育等专业年年霸榜“红牌专业”,位列高失业风险专业。

学文这么没有未来吗?

虽然没有人放在明面说,但各个维度的数据都在替文科生们昭告天下——

文科生过得不太好。

《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月收入前十的专业没有一个是人文学科。

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本科专业毕业生薪资较高,2019届平均月收入分别为6858元、6145元、5899元;只有文理兼收的金融学勉强能为文科生争口气。

去年夏天,“留守女孩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引发了一个又一个的热搜,遭到了来自网友们的“质疑”。

“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为什么不选毕业后能赚钱的专业?”

“考古是很苦的,小姑娘不适合学这个。”

……

虽然较为冷门,但北大考古专业作为国家该领域唯一的重点学科,仍然被贬到了尘埃里。

那其他大学的文科专业又处于鄙视链的哪一环呢?

新浪实名认证信息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科普作家@太蔟曾于2012年高考季在微博发文:

“一位朋友的女儿学文科的,高考分报人大可选个好专业,报北大只能选个差专业。这姑娘不知怎么着了魔,一定要上北大,在家人朋友的苦苦劝说下,最终还是选了报北大历史系。一个文科傻妞就此诞生。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如此言论引发网友声讨之后,@太蔟又抛出了“贻害社会”的结论,反驳称:“读史使人明智么?老祖宗读了几千年史,最终也没明智起来。哲学能提高人的境界和精神,酒精和汽车轮胎也能。”

虽然例子有些极端,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众对人文学科的偏见根深蒂固且由来已久。

什么专业最能赚钱,才是大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

02

人文学科昔日也有荣耀

学文科有啥前途?

你们成天学的都是啥玩意儿?

无论你是刚刚初入人文社科领域的大学生,还是已工作的职场人士,在面对来自四面八方亲朋近邻的提问时,可能都会哑口无言。

“文科无用论”最直接的原因,无非是人文学科培养出的人才很难拥有“金钱、地位、权力”的成功人士硬指标,没有“前途”,更无“钱途”,渐渐就被偏见和误解打入了冷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八十年代的中文系有多火?

在那个巨著与诗歌的黄金时代,读大学几乎就等于读中文系,无论理工科、文科,甚至是医学专业的大学生,都将读诗写诗作为生活的日常。

这一时期也催生出了许多的文学流派,“伤痕文学”、“先锋派”、“朦胧派”……众多触及灵魂的作品也多数发端于80年代。

但如今,人文学科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汉语言文学”等中文系专业也成为就业率最差的专业之一,频频登上就业红榜。

在这个技术主宰的时代,人文学科的光环也渐渐消亡。

03

新兴文科专业正在起步

文科教育并非止步不前。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不少人文社科专业已经不是纯理论研究,还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等实用技能。

许多海外院校也在原有传统人文社科专业的基础上,又细分出了很多新的分支专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由于文化传媒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升学深造的需求也随之加大。据《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传媒类专业就受到了当下海归群体的热捧。

以Media and Cultural Management(媒体与文化管理)这个大类为例,典型的细分专业有:

文化娱乐产业管理

博物馆学

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学

时尚学

媒体与文化创意

……

这些细分的专业虽然并不能直接为你指引清晰的职业方向,但却能实实在在地提升实践水平及沟通表达等软性实力。

在国内,“新文科”建设也在同步开展。

不久前,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国内的文科教育,也许也要在新一轮改革中迎来转机。

简单来说,“新文科”是基于现有传统文科的基础进行学科中各专业课程重组,形成文理交叉,即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旧文科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旧文科”特别强调“分科治学”,而“新文科”格外追求“学科融合”,甚至走向一些新生的文科门类。

如南宁师范大学在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置了一系列新课程,数字与统计科学学院的课程资源被引入新闻传播的课堂,“Python编程”让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赛场上有了更大的竞争优势。

如今的人才市场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处境:一流人才都不选文科,文科里的一流人才也难以靠专业讨生活。

人文学科需要借助技术的东风重振旗鼓,但同时,人文学科也需要坚守自身的价值和历史使命,为自己正名,走出边缘化地位。

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本身是一个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知识整体,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发展规律的揭示,它们共同作用于认识世界、发现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前途”和“用处”。

标签: 文科 文科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