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以下儿童家长:你的孩子有支疫苗需要补种!

为筑牢人群免疫屏障,结合全省工作部署,中山市将于2020年10月~2021年3月期间对4岁以下(2016年3月1日后出生儿童)适龄儿童开展IPV补种活动(免费)。

据悉,增加1剂次IPV,将可以提高孩子机体预防Ⅱ型脊灰病毒的抗体阳转率,使得保护更加全面,从而预防出现俗称的“小儿麻痹症”。

什么是脊灰?

为什么要补种?

先来了解一下!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儿童,故俗称为“小儿麻痹症”。感染者可能出现肢体麻痹,出现麻痹的病例多数留下跛行等终生残疾。脊灰病毒按其抗原性不同,分为I型、II型、III型共3个血清型。

预防脊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脊灰疫苗了,我们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所包含的脊灰疫苗主要包括:

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可预防Ⅰ、Ⅱ和Ⅲ型。2016年5月1日已停用)

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可预防Ⅰ和Ⅲ型)

三价脊灰灭活疫苗(IPV,可预防Ⅰ、Ⅱ和Ⅲ型)

此外,宝妈们自费给宝宝接种的五联苗(即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也可预防脊髓灰质炎。

为什么要补种脊灰灭活疫苗(IPV)呢?

脊灰野病毒的上述3个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Ⅱ型脊灰野病毒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全球从2016年5月停用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用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替代 tOPV,并至少引进1剂次脊灰灭活疫苗(IPV)。

我国从2016年5月1 日起采用“1剂IPV+3剂 bOPV”免疫策略。IPV可使机体产生抗Ⅰ型、Ⅱ型和Ⅲ型脊灰病毒的抗体,bOPV可使机体产生抗Ⅰ型和Ⅲ型脊灰病毒的抗体。

但有研究表明,只接种1剂次 IPV,机体针对Ⅱ型脊灰病毒的抗体阳转率较低。

目前全球Ⅱ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数有所上升和发生国家数明显增加,全球传播风险增大。增加1剂次IPV可以提高机体预防Ⅱ型脊灰病毒的抗体阳转率,使得保护更加全面。

根据国家有关建议,我省将对2016年5月1日脊灰疫苗策略转换后只接种过1剂次IPV的适龄儿童再补种1剂次IPV。

哪些儿童

需要补这个脊灰灭活疫苗(IPV)呢?

不是所有的儿童都需补种哦~~

应补种IPV的对象是:2016年5月1日脊灰疫苗策略转后,既往IPV(包括含IPV成分的联合疫苗如五联苗,但无任何tOPV接种史)接种史不足2剂次的儿童,多为2016年3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

怎么识别自家宝宝

符不符合补种要求呢?

最直接的方法

就是查看预防接种本了

翻到脊灰疫苗接种记录那一页

判断已接种过的脊灰疫苗种类

大致有以下3种情况:

情况1

接种日期有2016年5月1日之前的,表示已接种过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该宝宝不需要补种。

情况2

如果宝宝在2016年5月1日才开始接种脊灰疫苗(一般为2016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儿童),则要看看接种了几针IPV,如果

本子上只显示“脊灰疫苗”,但不知道是IPV还是bOPV?

还有一招:根据接种途径、接种部位来判断。

【IPV接种记录关键字】

疫苗名称一般记录为:脊灰灭活、灭活脊灰、IPV等;

接种部位一般记录为:左大腿、右大腿、左上臂、右上臂等;

接种途径一般记录为:肌注、肌肉注射、im等。

【tOPV接种记录关键字】

疫苗名称一般记录为:脊灰减毒、减毒脊灰、二价脊灰、OPV、tOPV等;

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一般记录为:口服、po等。

情况3

如果宝宝已接种过2针及以上自费的五联苗了,那该宝宝也不需要再进行补种。

编辑:袁凤云

二审:彭晓剑

三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东区发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