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火遍全国的那个“哈佛女孩”刘亦婷,现在怎么样了?

1999年的夏天,“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名字火遍了全国,她的书卖到大街小巷,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哈佛女孩现在怎么样了呢?

刘亦婷,1999年毕业于成都外国语学校,那一年,她同时被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高校同时录取,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次年,她的母亲刘卫华出版了一本叫做《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书,从母亲的视角记录了从怀孕到女儿考上哈佛大学的整个过程。此书一经出版,便受到了全国家长的疯抢,销量200余万册。80后的父母应该是有切身体会,可能你家也有一本。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22年。当年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如今怎么样了?

1

“天才的诞生”

怀孕期间 偶然获得一本神书

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当时是成都一家杂志社的编辑。“独生子女政策”刚刚出台,她和刘亦婷的生父“经过精心计划”怀上了她。

根据母亲刘卫华的自述:刘亦婷从遗传的角度来说,本身就自带“可夸耀之处”。她的姥爷看过族谱,上面记载着她的祖先是汉代的太史公司马谈,后来司马谈之子司马迁受了宫刑,被认为是家族的奇耻大辱,族人为避辱避祸改姓为“谈”。

光基因好还不够,还要有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刘亦婷的妈妈在怀孕期间,偶然获得了一本好书《早期教育与天才》,书里介绍的是19世纪初,德国“神童”卡尔·威特的培养过程。她如获至宝,每天从杂志社下班回到家都要捧读到深夜。读完这本书,刘母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心愿:一定要把肚子里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力超常的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是刘亦婷的出生,并不是非常顺利,她早产了。

刘母当时正在打扫单位分配的一间平房,由于身体过于劳累提前10天就临产了。经过31个小时的阵痛,刘亦婷出生了,但是因为脐带绕脖差点窒息,经过护士们的抢救才保住了小命。不过幸运的是:多亏刘母的“科学养育法”,在孕期吃了不少的鸡蛋和水果,让刚出生的刘亦婷皮肤白白嫩嫩,这让刘母很满意。

2

从0岁开始训练“五官”

婷儿三岁智商就“万里挑一”

虽然刘亦婷刚出生就多灾多难,但是刘母并没有放弃对她实施早期教育的计划,决定从训练她的五官开始,刺激她的大脑发展。

比如:训练耳朵,在孩子眼前有彩色的摇铃刺激听觉和视觉;每天洗澡、按摩手脚和做体操,抓住母亲的手指练习手臂力量;从15天大的时候,刘母就开始给她输入词汇,只要刘亦婷醒着,刘母就轻声和她说话,或者唱歌给他听。

训练的效果不错。刘亦婷在满月就能够在床上抬起头;到了4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自己翻身了;9个月的时候就会说话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慢慢地,刘亦婷渐渐成长到了3岁。刘母有一天在弟弟和弟媳的新房里发现了一本《家庭日用百科全书》,书上有一份“3-7岁组儿童智力测量表”。刘母怀着好奇心,用这张表给刘亦婷测了一次智商,发现:刘亦婷在3岁不到的时候,就已经测出了5岁4个月的智龄,超前了两年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之后,刘母又用一张孩子姥姥从幼儿园借来的《幼儿园教育大纲》检验一下刘亦婷的智力发育状况,测试的结果是:3岁的刘亦婷已经掌握了从小班到大班的全部教学内容。

3

父母离婚 继父来临

著名的“捏冰实验”上演

刘亦婷刚满两岁,她的母亲和生父在断断续续分居了半年之后,正式地离婚了;刘母觉得自己有能力一个人带好孩子。此后这段时间,孩子主要由母亲、姥姥姥爷和舅舅等人抚养长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里还有一段插曲:刘亦婷的母亲在这段期间曾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但是当时刘亦婷才4岁左右,需要读幼儿园,没办法在上海读书。因此,刘母便直接放弃了这次珍贵的接受教育机会。

直到刘亦婷8岁的时候,她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位继父。这位继父是刘母的同行,也是一位杂志编辑。并且继父的教育理念也和刘母不谋而合,非常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而且,这位继父在刘的教育案例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举两个例子:

其一,在刘亦婷六岁的时候送给了她一台显微镜,刘母将这件事定义为“在婷儿的智力发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1年后,刘亦婷在申报哈佛的时候,入学申请表上要求她写一篇作文,说一说对她很有影响的一个人,刘亦婷就把这件“继父送她显微镜的故事”写上了哈佛大学的入学申请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二,就是颇具争议的“捏冰实验”。继父为了训练出刘亦婷超出常人的“承受能力”,在她小学四年级的暑假设计了一次“忍耐力训练”:从冰箱里凿出一块冰,让刘亦婷用手握15分钟。

仅仅十岁的刘亦婷凭借着“惊人的意志力”通过了这次“捏冰”测试,在她的日记里是这样写道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了这十岁孩子在日记里的描写,真叫人心疼。有部分好奇的网友也重现了这个“捏冰实验”并且坚持突破了30分钟,以为自己也能考上哈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继父在刘亦婷的教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之后刘亦婷可以考入哈佛大学的推手,在每个决定性的瞬间,都给到了刘亦婷有用的帮助。

4

高二赴美交流结识“拉瑞”

成功走上考哈佛之路

刘亦婷在高中时期,曾作为成都外国语学校唯一的学生代表赴美交流。这次交流为她日后考上哈佛,埋下了重要的伏笔。因为在这次交流活动中,她认识了“拉瑞”,也就是日后建议她考哈佛,以及为她写推荐信的那个美国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刘亦婷升高二的时候,有一个叫WBSE(华盛顿-北京学者交流社团)的非盈利机构,组织了一次中美交流活动。这次活动的发起人叫做“拉瑞”, 是一名美国律师(曾担任过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助手、美国司法部总检察长助理等要职,后辞去公职,专业从事律师工作),也是WBSE的主席。当时,邀请成都外国语学校参加WBSE计划,全校选拔一名高二学生(也就是刘亦婷所在的年级)赴美交流,拉瑞在这次赴美人才的选拔中充当了面试官的角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经过半个小时的面谈,刘亦婷的面试成绩排第一,击败了其他4名优秀同学,获得了这次访美机会。在这次面谈中,“拉瑞”记住了刘亦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赴美交流期间,刘亦婷用丰富的知识量、优雅的谈吐和自信的气质,改变了“拉瑞”对中国的既定印象。但在当时,刘亦婷并没有想要在本科阶段赴美学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直到刘亦婷回国后,“拉瑞”从美国发来了一封邮件,建议像刘亦婷这样优秀的中国高中生应该直接申请就读美国高校,他可以亲自写“推荐信”来帮助刘,甚至他还引荐了一位中国留学生“颖”,在假期回成都做实习的机会,帮助刘亦婷做决定。

最终,刘亦婷一家人决定直接在本科就赴美留学,申请院校。“拉瑞”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牵线搭桥,还亲自安排了哈佛在中国的面试官乔对刘亦婷进行最后一关的面谈。

最终,刘亦婷成功考入哈佛大学的应用数学/经济学系的本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5

22年过去了

如今的哈佛女孩在干吗?

搜了一下刘亦婷在LinkedIn的职业记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哈佛毕业后,她先后在波士顿咨询、百事等头部企业有过工作经历,目前为秦岭资本的合伙人兼COO。

此外,她还在成都外国语学校以她的名字设立了奖学金,而且曾多次回到母校,给师弟师妹们建议和咨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婚姻方面,刘亦婷嫁给了美国律师Scott,他是刘亦婷在哈佛读本科时候的校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刘亦婷现在是一位普通的美国中产太太,自己的事业也做得挺成功,整个人看上去状态也不错,算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6

谁说她“泯然众人矣”了?

有部分网友,用“泯然众人矣”来形容刘亦婷,还拿刘亦婷和韩寒两个人做对比。说韩寒出书、当爹、开赛车,而且一直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因而就比刘亦婷成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刘亦婷稳扎稳打从哈佛应用数学系毕业,并且学以致用,在波士顿咨询等一系列优秀的企业贡献自己的智商和能力。

刘亦婷哪里“泯然众人矣”了?没有韩寒红,就意味着没有韩寒成功?18年后,韩寒在微博上承认:“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就像韩寒自己说的,他不理解,为什么他“做得好的地方”大家不学呢?虽然没有走正常升学道路,但是韩寒能有今天的地位,和盖茨一样,他们都读了很多书,他们的头脑中是有货的。

另外,我们不要因为刘亦婷是著名的“别人家的孩子”,就一味地吐槽她。虽然其母亲的教育理念有些偏激,但在当年那种局面下,能够有这个勇气,敢为天下先,走这么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绝对是优秀的人。

我们最大的误区就是:把优秀案例经验的分享,误以为是复制人生路线;值得借鉴的永远是别人的方法,而不是她的人生。

标签: 刘亦婷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