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中文试卷,难到怀疑人生,原谅我发出“报仇雪恨”的坏笑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每次学英语学到脑壳疼的我,总要忍不住把音乐声调到最大,高唱一曲《中国话》来鼓舞自己脆弱的灵魂,并想象着有一天那些老外们,用他们蹩脚的发音,纠结于四和十的惨状。

最近看到的外国学生中文课试卷,还真的满足了我的想象。

美国学生中文试卷太难

话不多说,我们上图,看看这份让广大中国学生都怀疑人生的中文试卷有多难。这是美国一所高中的汉语期末考试。笔者一不小心,就卡在了第一题:僦居的同义词?(黑人问号脸)

事实上,有别说是同义词了,就连这个字怎么读我都不敢确定,还特意查了一下有木有!原来它还真跟“就”字一样的读音(假装起文化人)。再往后看,额……小学老师说,不会的先空着,所以只好空格,空格,还是空格……

谁能告诉我,羁绊、出淤泥而不染、一曝十寒的反义应该写什么?更让人窒息的操作是:“窒息”也有反义词?那么答案是不窒息,要写“活着”还是“透气”呢?算了算了,还是往下看吧。造句可是我们中国学生的强项。

见方?这个词,可以出造句题?网友们为了发扬我大中华助人为乐的国际精神,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不过目前还没有看到贴近标准答案的。

再看看作文题目:大鼠?罢了,对蒲松龄的印象只存在于二十年前电视里的“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有老鼠这集吗?非要选一个题目,那还是选莲花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原谅我“报仇雪恨”的快乐

看了这份美国人的中文试卷,不少网友们发出了感慨:我可能上了假语文课,我可能上的假大学,还有人调侃称怀疑自己是假的中国人。不过,这都不足以影响我们学生“报仇雪恨”的快意!看着这些难懂的汉语题,不禁在被窝里笑出了猪叫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想想多少年来,为了能在英语考试里保住成绩,我们绞尽脑汁、摸爬滚打,恨不能头悬梁、锥刺股,只为提升一些理解作者意图的能力。学渣表示不想理解作者意图,如果非要猜测,那考题作者的意图大概是想难死我。如今终于风水轮流转,让老外们也试试这种滋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英语到底应不应该被移出主科

笔者从这件事不禁想到了今年关于英语这科引起热烈讨论的话题。有专家在前段时间提出,建议将英语从主科里拿掉,中国人没有必要把英语看得这么重。

首先,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不少学生觉得学起来很吃力。语言环境是快速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条件,我们国内日常很少用到英语,学习起来阻力大。有位家长就抱怨,自己的孩子其他科目都学得不错,唯独吃了英语的亏,所以排名一直不理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次,毕业后真正用到英语工作的人是少数,没必要全体学生陪练。这也是广大希望将英语地位弱化的家长最关键的原因。我们学东西最终还是为了在实践里应用。

而毕业后靠外语吃饭,或者工作接触外语的学生,只是少数。为了选拔精英而全体陪跑,浪费了不少时间精力,最后用不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也有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有目共睹的趋势。学习英语也方便国人与国际接轨,同时,英语好的话也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学校如果不重视英语了,那么普通家庭的学生又被关上一扇门,他们的路岂不是越来越窄,以后能做英语老师、翻译这些工作的,会不会只剩富裕家庭的子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笔者寄语】对英语地位的讨论,是个难以简单说清楚的话题。每一个决策都会有它受益的学生,和吃亏的学生。从目前来看,英语的分值比例或许在近几年有所调整,但完全弃掉这门学科,短期还是不现实的。同学和家长们请调整好心态,多了解一些学习技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日话题:见方一词的造句,你认为哪个创意最佳,敬请评论区投票。

A. 看老师带着作业走进来,我了。

B.小明一到厕所就想便。

C. 我看见方文山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

更多教育类信息可点击关注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