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和“什么都不学”同样痛苦,作为家长,该如何权衡?

在某站上看到一个高赞、高评论的帖子:“幼儿园超前教育的危害会在孩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体现出来吗?”

在下面评论最多的就是宝妈和小学老师,她们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诠释了“超前教育”的利弊,最后显然成立对于的两大派:超前教育VS什么也不学。

“超前教育”带来的危害

一些不支持“超前教育”的家长和老师,用过来人的身份,枚举了很多超前教育的危害,他们认为超前教育对孩子的发育不利。这个危害在孩子二、三年级就会显露出来,比如会产生厌学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效率变慢。

而出现这些现象,全都直指是超前教育的后遗症。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习了这些知识,因此在上小学的时候就不愿意在认真听讲,一旦养成这些不良习惯,那么上二年级后学习全新的知识,孩子没有优势,就开始下滑。

在他们看来,超前教育的危害就是看似赢在了起跑线,但结局还是逃不过龟兔赛跑的失败教训。

“什么都不学”同样痛苦

“什么都不学”指在学龄前的幼儿园阶段,没有让孩子接触拼音、识字、数数、计算等学习。但零基础的孩子成为小学生,又将是一场怎么样的“灾难”呢?

多少父母得了“恐辅症”,在“耐心、着急、生气、咆哮、崩溃“中一路进阶,“陪写”犹如噩梦一般折磨到怀疑人生。自从家有一年级娃,多少家庭是在“孩子边哭边写,父母混合咆哮”中崩溃度过的。

“什么都不学”还可能导致一步慢、步步慢的情况,有的父母还道出了孩子从一年级到初中都是差生的血泪史,可见“什么都不学”同样痛苦。

二者并不冲突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是不赞成引起教育焦虑的。现在教育内卷已经逐步延伸到幼儿园了,这其实不是个良好的事态发展。至于“超前教育”和“什么也不学”在根本上是不会对孩子产生什么长久的影响的,因此,家长不必看得过重。

首先,从起点来讲,超前和不学,就是一个学期知识点差别,后来居上的孩子也不是少数。所以有没有提前学并不重要,至于“学不学”这个根据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就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该如何权衡

部分有过超前教育的孩子为什么会在二、三年级出现断崖式的下滑?因为他们错过了养成听讲习惯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机。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自己会,就不愿意听讲。家长看孩子次次考满分,沾沾自喜的同时,对孩子督促和引导开始松懈,甚至不作为。

而那些什么都不学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一步后,步步后”的情况呢?因为,现在超前学习的孩子居多,而教学课堂是照顾大多数孩子,因此对个别零基础的孩子,老师会要求家长私下给孩子好好补补,能够跟上班级大部队。

而家长课后辅导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咆哮式”的辅导让孩子认为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时候,从心理上抵触还怎么能学得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此要看到,“超前教育”和“什么都不学”带来的后遗症,往往是因为家长忽视了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为家长,更应该从积极的一面去看待问题,更应该看那些即使“超前教育”、或者是“什么也不学”的孩子,依然优秀的原因。虽然他们起步不同,为什么会同样优秀,除了天赋之外,更应该看到的是他们的好的学习习惯。

其实,教育没有那么复杂,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如果孩子快了,家长就多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养成独立的阅读习惯,这会让孩子更加受益的。

如果孩子慢了,家长也要心平气和,不能太过于关注孩子的识字量和计算能力,因为一旦比较就会产生落差导致焦虑。塑造孩子的信心尤为重要,将“你怎么还学不会,你看你都比你同学慢了很多”改为“虽然你没有同学学得多,但你的进步特别大,保持下去,你就会追上他的。”

因此,家长要知道,不是“超前学不学 ”造成了孩子在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突然爆发危害,而是没给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和塑造信心。

END~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莫老师说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