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成外高三男生获240万奖学金:真正的热爱,绝不是浅尝辄止

3月29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成外高三学生余城宇被卫斯理大学的天文和电影专业录取,并获得了由美国卫斯理大学提供的弗里曼亚洲奖学金,奖金金额高达4年240万元人民币,中国大陆每年只有一人能获此殊荣。这也是成外建校历史上第一次有学生获得该奖学金。

▲卫斯理大学的录取邮件

这则新闻迅速引来不少成都家长的高度关注。除了惊叹于奖学金之高,更多家长也在热议:余城宇是如何征服面试官拿下这份中国大陆“唯一”奖学金的?他的成长故事又是怎样的?其家庭教育又能为其他家长们带来哪些启发?

3月31日,记者在成都外国语学校校内,专访了余城宇。余城宇说,弗里曼亚洲奖学金获得者的挑选不纯粹依照学术实力和课外实践背景竞争力,更看重申请人的个性、人文社会情怀、国际主义精神和对自己祖国发展的支持等。

他认为,自己能得到弗里曼亚洲奖学金的垂青,靠的其实更多是一份热爱,和其背后的付出。“真正的热爱不是浅尝辄止的,就像没有人不喜欢看星星,但真正愿意去了解星星的人或许没有那么多。”

▲成都外国语学校向余城宇表达祝贺

除了卫斯理大学,余城宇还收到了多个海外名校的录取通知,包括南加州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多伦多大学和麦吉尔大学等。

谈及未来打算时,余城宇说,在他完成学业后就会回国,为祖国做出自己一份的贡献,这是自己一直以来坚定的想法,也是责任。

谈成长>>

不只是会学习,爱好非常广泛

2015年,余城宇以一等奖学金身份进入成都外国语学校。一等奖学金,是学习能力的一种证明。但在余城宇的成长中,学习从来不是他的全部。

进入成外不久,余城宇就参加了很多课外活动,演讲、辩论、表演、模联……后来,他确立下了自己最热爱并且最想为之努力的方向——天文和电影。余城宇说,他曾是天文社和摄影社的成员,但在成外这两个社团的人气并不算高,后来前任社长毕业后,两个社团甚至面临着解散的危险。

▲余城宇

这时,余城宇刚上高中,他将天文社和摄影社整合成为“VISION天文摄影社”,并成为第一任社长。为了壮大新社团,他常常带着同学们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扫楼”,招募新成员。“天文相对来说比较冷门,大部分人是因为摄影进社的,但后来也有不少喜欢摄影的同学进入社团后对天文产生了兴趣。”

在班主任许老师看来,余城宇是一个学业与兴趣双向发展的模范学生。许老师教数学,他记得,高一时的一次班级测验,全班就只有余城宇一个人拿了满分。到了高二,余城宇已确定出国留学的发展方向,这时的他依然热心的为班集体服务。令许老师印象深刻的是,一次班级参加的学校的歌咏比赛,余城宇为班级剪了一段视频放在学校公屏上,这段视频也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点赞。

“参加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学习也是为了提高素质,这两者最终目的是一致的。而且有时参加活动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点在余城宇身上就有很好的体现。余城宇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时的专注度和效率很高,懂得合理地安排时间,这或许就是他在参加活动中学会的本领。”许老师说。

成都外国语学校校长龚智发也对余城宇的综合素质大加赞赏,在向余城宇表示祝贺后,龚校长特别介绍,成外向来重视多样化人才培养,针对爱好特长不同的学生,采用学校外语特色加学生学科特长与个性特长的路径培养,通过留学、保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考等四个出口,培养具备外语特色、学科特长、综合素质,且在参加各级各类选拔竞赛都较出色的高素质学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余城宇和成外校长龚智发的合影

谈热爱>>

最爱天文和电影,父母也曾为儿子的爱好纠结

余城宇最大的爱好就是天文,这份热爱始于6岁,当时的他热衷于“未解之谜”一类的读物,并很快就患上了“外星人妄想症”,坚信有外星人存在。

为了寻找外星人,13岁那年,余城宇以给家里打工的方式攒下828块钱,购买了自己的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通过课外读物上的知识,第一次找到了木星。

从此,这份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拾。

但余城宇常和妈妈因为这份爱好发生争执,每当他正沉醉于美丽的星空时,妈妈就会喊他——“还不去睡觉,明天不上课吗?”对此,余妈妈解释,自己并非不支持孩子的爱好,而是担心孩子的学业因此被耽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余城宇

余城宇到底有多爱天文?余妈妈举了一个例子,2020年6月21日,中国境内发生了一次日环食,余城宇原本打算在宜宾进行观看,可快到日子了,天气预报却显示宜宾当天的天气不佳,他便在前一天晚上临时决定把观看地点改到厦门,这也一度引发了和父母的争执。

余妈妈回忆,当天上午,余城宇带着借来的长焦相机、巴德膜和同学一起飞往厦门,晚上又从厦门飞回成都。回来时,衣服后背已经布满了白色的盐斑,看着既疲惫又满足的儿子,余妈妈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但余城宇乐在其中——“星空不仅会激起人们的探索欲,而且在浩瀚的星辰面前,你会感到很多困难也都微不足道了。”他说。

拍视频是余城宇的另一大爱好。2019年,余城宇带着社团成员们拍摄了纪录片《舌尖上的成外》,纪录下学校食堂工人们工作的不易。为了拍摄工人们采购的第一批食材,他们凌晨3点就来到学校食堂等候。凭借这部影片,余城宇和他社团的同学们也获得了成外史上第一个“校长特别奖”。

余城宇还于2020年和他的小伙伴们导演并拍摄了一部性教育主题的纪录片,这部15分钟的短片在B站上获了近80万的观看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余城宇拍摄的性教育主题纪录片截图

余城宇说,下一步他打算拍一部关于盲人的纪录片,片名为《假如给我三天黑暗》。灵感来源于他看到的一组数据——据统计,2018年我国视力残疾患者人数达到1700多万,相当于每80人中就有一位盲人。“为什么我们生活中很少会见到盲人,其实不是因为盲人的数量少,而是很多盲人都不敢出门。我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和支持。”余城宇说。

谈家庭教育>>

两代人曾为学业规划发生冲突,但都坚信沟通是破冰的良药

2018年,余城宇步入高一,受到学长学姐的影响,他产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而这与父母对他的规划产生了冲突。余城宇的父母更希望儿子能通过竞赛进入国内的大学。

由于学业规划的差异,余城宇没少和父母闹矛盾,尤其常常和母亲吵得不可开交。但母子俩都有着心照不宣的原则:及时沟通,互相理解,因此,几乎每一次母子“战争”,最终都能以双方的让步而握手言和。

余城宇说,妈妈常常会用“第一次做父母”这样的话作为开场白向他道歉,而自己也会主动去思考和承认自己第一次当儿子做得不对的地方——“平和地沟通是最好的破冰方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余城宇

余妈妈告诉记者,儿子拿下(弗里曼亚洲)奖学金后,有很多人都来问她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每听到这句话,余妈妈说,自己心里其实觉得很惭愧。在她看来,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不值得称道,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如果实在要说——“可能唯一可取之处就是自己总是在不断改进(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并在一定的前提下,尊重他自己的想法”。

“坦白说,我也是第一次当妈,也没考过上岗证,所以,就只能在当妈这个岗位上尽量做到真诚。我还要特别感谢成外6年对孩子的培养,感谢一路走来遇到的所有老师,给予了我们特别多的帮助和指导。”

谈奋斗>>

刷题、比赛一个都不能缺,立志学成回国为国效力

留学之路并不容易,余城宇为此付出了很多汗水。

“有些人觉得留学不用刷题,但其实留学要刷的题也不少。而且除了刷题,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余城宇说,他对自己的英语成绩始终不够满意,到高三时,他的托福成绩还在105分左右(托福总分为120分)。这个分数虽然不低,但对于他要想申请的大学来说,还有些差距。为此他做了很多努力,常常也刷英语题到深夜。直到2020年10月,快到提交入学申请时,他才如愿将托福成绩提高到110分。

当然,要进入海外名校,光有分数是远远不够的。余城宇也解释道,在弗里曼亚洲奖学金的竞争者中,他的标化成绩算不是出众,卫斯理大学更看重的是他对于天文和电影的热爱,以及这份热爱背后的付出。

为了挑战自己,同时也为了有更丰富的履历,余城宇申请参加了很多竞赛和活动,并获得了美国高中生物理竞赛Physicsbowl金奖、美国高中生传媒大赛纪录片单元第二名等诸多荣誉。

2019年10月,余城宇从71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成都和澳大利亚政府举办的黄金海岸文化交流视频大赛第一名。他也因此受到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市政府的邀请,作为学生大使免费前往澳大利亚进行文化交流,得到了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市市长亲自接见,并被授予“黄金海岸市长特别奖”。

2020年,在天文社学长的介绍下,余城宇申请加入了美国欧柏林学院的Pioneer Academics(先锋学者)科研项目。在前NASA研究员美国教授Eric Myers的指导下,余城宇通过对引力波天文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模型演绎,研究了在1-10Hz频段的低频噪声,研究结果也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了引力波科学研究中心(GWOSC)官网。

2020年3月,海外疫情愈发严重,这让已全力支持余城宇留学计划的父母有些动摇,可余城宇却说,“在战争年代,都有那么多科学家出国留学,这些困难我不怕。”余妈妈说,听到这句话,她的心中又喜又忧,喜的是儿子有着一颗男子汉决心,忧的是将来远隔重洋,前路未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卫斯理大学

对于未来,余城宇的想法很坚定。“毕业后我一定会回国,为国家或多或少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从小就立下的志愿,也是自己一直以来坚定的想法,也是责任。”

当赞美像潮水一般涌来时,这位高三的男孩却有着清醒的自知。他说,其实自己深知有太多太多比自己更加优秀的同学,自己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和改进。

“以前,我喜欢电影,并想成为诺兰、斯皮尔伯格、库布里克这样带给我无限遐想和未知的导演。现在我依然想成为一名这样的导演,但我更清醒地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余城宇说。

红星新闻记者 高彦雄 张瑾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