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公务员考试面试,一定要记住“去模板化”,才能拿高分

完成第一阶段基础期学习之后,考生基本上只会模式化的答题方法,即原因和对策等,答题内容都没有亮点,而且言语不流畅,磕磕巴巴非常不自信,要破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提高期完成以下几项学习任务:

1.去模板化

80%的考生在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或者面试班的培训之后,都会陷入模式化的泥潭,这是因为很多“模式化教材”都是从现状一原因一对策的角度展开分析,如果你一直按照这样的思路答题,所有的题目都强迫自己说出原因1-2-3、对策1-2-3……你会慢慢体会到这样答题是非常痛苦的:第一,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按照这样的模式找到多个原因对策,找不到的时候你会逼着自己生搬硬套地去想,这种从头脑中“挤”出来的东西,可能连你自己都说服不了,更别提打动考官了;第二,你会发现你的答题逻辑陷入混乱,多层结构多个1—2-3,你自己一紧张特别容易出错或者忘记自己刚刚说到第几条,给自已“飞速运转”中的大脑平添了负担,分散了答题精力。

大多数的面试教材没有脱离“模式化”,参考答案都写得像一篇框架非常缜密的小型申论作文,这本身就是很大的误导,面试需要短时间内快速思考、列出提纲,并流畅表述,如果你没有明确又简洁的框架——原因1—2-3之后是对策1-2-3,再跟着个总结1—2-3,是很难完成有条理地叙述的。因为大家不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写出一篇微型的“申论”论文来,更别提流畅答题。大家可以看一下某知名机构给出的某道面试

我认为这样的练习模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对一般考生根本不实用,考生在两分钟左右的思考时间能在纸上写下来的提纲才是有用处的。很多机构还是用申论的方法在讲面试,却忽略了以一般人的反应速度、思考速度,这种烦冗的方法是不可能有用的。

(在和众多考生交流后,发现很多考生一开始练习答题就看到参考答案这样复杂的“框架”,然后陷入了极度自我怀疑之中,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因为在极短思考的时间内几乎没有人能这样“全面”地回答一道面试题目。)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面试答题就像搭积木,经过基础期的学习,你学会了从哪儿获取这些积木,也就是从哪些角度来分析问题。但是当你知道了答题要从政府、民众、舆论等角度来考虑原因和对策之后,如果你思维固化,什么问题都是原因一影响对策,那么你搭积木会很别扭,这就相当于你强硬地要求一楼搭完以后,二楼一定要有大厅,三楼要有环廊,但是你可能没有搭环廊的材料(某些问题很难分析原因或者影响),去生搬硬套之后,跟别人搭的楼房都长一样,看着乏味不说,拼凑来的材料导致质量也不行。我的建议是:在你获取了这些“积木”之后,怎么来构建高楼你自己说了算,每一层都有这么搭建的理由,用“第一第二第三…”来构建自己的逻辑,那么你的“建筑”一定与众不同,质量又好。

最简单的答题框架:第一、第二、第三……,在考场上我也推荐大家采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因为首先,你的重点应该放在内容上,有限的思考时间不应该浪费在题目框架的构思;其次,在答题的时候这种思路不会给你“添乱”,你自己答题感觉很清晰,考官也听着很清晰;最后,这也是最灵活的框架,想到原因说原因,想到对策说对策,在保证基本的思考逻辑的前提下,不给自已设限,题目中的每一个论点都是你的有感而发的想法为什么灵活简单的答题框架能去模板化?在我看来,每道题都要求自己按顺序答出原因一影响一对策,这是模板化,但是如果你的答案是有效地表达了自已的观点,是你的观点的自由组合,里面有原因、有对策、有影响,可能只有几个方面或者全都有,这不叫模板化,面试的最终目的还是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为了答题去套模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面试素材积累

定要进行一定的素材积累,才能突破答题内容空洞、语言缺乏亮点以及答题不流畅的问题,同时,面试素材积累也是摆脱模板化的核心环节,因为一个精彩充实的回答是不会被怀疑“模板化”的,只有空洞、无内容、框架千篇一律的回答才会有模板化的嫌疑。

面试的五大题型,社会热点、个人态度、思想观念统统会考到,而且考生要在紧张的情况下回答得流畅、自然、有亮点,可以说对考生的自身知识储备和语言积累要求是极高的,并且,面试素材积累的熟练度要求与申论相比要严苛很多。可以说,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素材储备,再多套路、再多练习也是枉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读书千卷但是表达不出来,不如背诵五个精彩好句,用上其中一个成为答题亮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有目的、分类别地积累面试素材,而且要用“背诵”的方式积累面试素材――这个方法听起来很笨,产生的效果却很“聪明”,很多事并无捷径可走。面试素材的积累方法,见前文《使用指导篇》及《备考方法篇1一面试素材常见问题答疑》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答题思路拓展

我们需要通过大量地浏览和练习来拓宽答题思路。虽然很多面试教材给出的参考答案的答题方法并不好,模板化答案比比皆是,但是每一道题的参考答案都会有不同的答题方向,这些方向可以为我们拓展思路。可以说一个考生看任何一道题的参考答案,都会发现自己之前不曾想到的观点,记录和学习参考答案中提到但是自己之前没想到的答题观点,就是对自己答题思路非常好的拓展,这样做会慢慢提升你的答题水平以及看待问题的深度。比如两位领导对一个方案的解决持有不同意见,险些产生矛盾,而你负责这个方案的策划这时该如何进行下去?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很难想到去通过会议,即集体共同商议来转移两个人之间的矛盾,那么经过这道题的学习之后,你就要举反三,学会转移矛盾的方法。

欢迎关注作者!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