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身亡:发文斥导师不负责,心酸告别后离世

10月13日,一名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遗言,随后上吊自杀,据该校官方通报,该生已经死亡。

通过其生前遗言得知,自杀原因可能是由于科研过程不顺,学习压力太大所致。文中提及该同学耗费一年得到的实验数据,却被导师以没有意义予以否定,但此前却并未给出指导,而其所在的研究小组,除了组会不开,导师一年中只会在年末聚餐和年中出游时主动现身。"除了绝望还是绝望。可能是我太笨了,可能是我太懒了。"

考上研究生却遇上不负责老师,一年主动见学生2次

10月13日凌晨2点,一位名为红烧土豆叶(下面简称小叶)的网友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化学实验楼,再见》。

在文中,小叶表示,自己是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专硕3年级学生,导师为Z。在3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小叶对于导师z,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差劲,"我体会到了给研究生讲课的老师授课质量,差到了酸奶没吃完放垃圾桶里一周的地步。"

据他介绍,每次找Z老师问问题,哪怕只是问个小问题,"都有可能让我坐在沙发上听他讲半天行业背景。"

而当进到实验室做实验时,小叶更是没有得到老师应有的指导,"我们组一直要求很宽松,以前连组会都不开,除了每年年末老师请我们吃一顿饭,年中夏天带我们跟当届毕业生一起出去玩一次之外,并不怎么主动跟我们见面。"

"多去看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做的。"如果去找组里的老师问问题的话,小叶经常得到这个回答,因此,在综合了几个博士论文的实验思路和内容,小叶只能自己撸起袖子自己干活。

但不是一帆风顺的,小叶要使用的一台正常工作的概率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实验设备,这让他耗费了一年的时间来获取实验数据,然而,面对他每日每夜得到的实验数据,"组里的老师平静地发表了我的数据都没意义的评论。"

"啊?什么?我照着文献做的啊?不是你给的建议吗?好吧,是我不对,我太笨了,不懂得自己思考。行吧,过去一年做的一切推翻重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年努力被轻易推翻,或怕延迟毕业产生轻生念头

2020年夏天,小叶拼了命地赶进度,还得跟其他人共用一-些设备,为了提高使用效率,他把白天让给了别人,晚上通宵了好几次做实验,但都只是无用功。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模一样的条件,,每一次居然都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趴在电脑前看着自己的数据,感受着自己的心态一块一块碎落下来。"小叶绝望了,"看着我的实验设备,然后看了看自己的手,不知道是哪一个出了毛病,或许是脑子也说不定。"

事发前几天,在开线上组会时,Z老师提出让同学们赶紧着手构思专利,不然赶不上毕业,却遭到H老师怒喷,其表示,"不能让他们发专利!得让他们发论文!专利太简单了,发个专利就毕业,太水了!"对此,小叶称自己只是苦笑一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不起,我可能没办法满足您的要求了,把疫情夺走的半年还给我,可能还有希望,但在这个节点上,我看着自己的数据,除了绝望还是绝望。"小叶表示,可能是自己太笨了,可能是自己太懒了。此时的小叶已经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他的内心已经濒临崩溃。

"你少玩点游戏,少刷些视频还会这样吗?"

"可...可我确实尽力了?"

"那就是你笨,懒,没用。这二十几年家里人给你这么多关怀,结果养了一个废物出来。"

"那...咋办?"

"你这样下去肯定延毕了,真丢人,几百万研究生,不缺你这么一个废物,去死吧。"

"那好吧。"

在不断地心理暗示和折磨之下,小叶终于承受不住压力,选择上吊自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何为导师?本该像启明星般为学生导航

导师的话"多看文献"确实没什么问题,这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但除了看文献呢?学生的问题或许荒唐幼稚,或许没有研究价值,但至少,善意的建议和提醒,疏导或关注,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可能就足够点醒学生,给学生动力去做;而不是敷衍的推开,学生各个自学能力那么强,那还要老师干什么呢?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有时候做科研最常见的感觉就是无助,有的人愿意帮助你但是没法提供意见,有的人能解决问题却难以靠近,硕士阶段最重要的启明星一般的存在不就是导师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然而,并不是所有导师起到了引导作用。据悉,9月19日晚上十点左右,江苏南京大学仙林校区19栋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事情发生之后,目击者立刻报警,警方在接到报案之后,迅速的赶往现场进行调查。知情人士透露,该女生已是博士第四年,中期考核已过,自杀原因可能和其导师有关,"她的导师抢了她的论文一作,并在组内针对她。""读博真的,碰到个不好的导师真的算你倒霉。"

大多数研究生,博士自杀死亡的背后,除了学业的压力,更多的是导师的控制和打压。2020年9月初,一名浙江大学女博士在寝室烧炭自杀,系导师压力所致;2019年6月3日晚,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8级博士生段付谋疑因受到其导师吴小山的指责和科研进展的压力,当晚离开寝室后失联。

什么时候,导师的不负责任,导师的变相控制和打压,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导师制弊端不除,研究生难逃活地狱

无论是西安交通大学杨宝德疑因不堪导师琐事使唤自杀,还是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因导师的精神压迫坠楼身亡,加上此次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事件,虽然性质不太一样,但这三起事件都可归入师生关系的范畴,前两起与研究生导师制度直接相关。

中国人传统上赋予老师无上的权力,尊师重教的儒家文化和传统师徒制的师承关系深刻影响了中国式导师责任制。部分高校教师对导师制的实践,杂糅了传统化的师徒关系、公司化的绩效考评和帮派化的话语体系,例如下跪作揖的入门仪式、自设各种奖项和荣誉、乃至入门"做家务"都变成了对学生的独特"指导方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对学生而言,这些"指导方式"则意味着付出大量额外的、与学业无关的体力和情感劳动。导师对其学生的要求包括拎包、买饭、做家务、家教、司机、陪酒、电话人工早起服务.....

所有这些超出学业与科研范围、蔓延到实验室和办公室之外的劳动,在传统师徒制的话语体系中,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字典里,却不存在"权力的滥用",只有" 绝对的服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此次研究生自杀事件,不是高校学术圈的第一起,也绝对不是最后一起。需要改变的是高校学术圈的整体风气,需要提升的是高校老师的整体素质,需要除掉的导师制度的弊端。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不是所有老师都配得上"老师"这个称号。导师制弊端不除,研究生难逃活地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