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举报泄题,30余名法硕生复试0分,高校遭抨击:为啥用一样的题

最近正是考研的复试阶段,有人欢喜有人愁,但还有一部分同学“生不如死”。这两天,考研圈被一条信息“轰炸”了,据了解,北京某985高校法学复试面试泄题遭举报,30多名同学的成绩因此被取消。

据知情人透露,被刷的同学之中,有两位415分的考生,一个是三战,一个是四战,经历过考研的学子都知道个中辛酸,能够坚持二战实属不易,好不容易上岸却因为分享经验被刷,任谁都不能坦然接受。

一般来说,考研复试都会拉个小群,彼此分享信息。人们常说考研是场信息战,有些学校不会公布真题或者消息发布不及时,就需要学长学姐透露经验。有人猜测,或许是因为排在后面的考生比较焦虑,想要心里有底,在群里询问复试内容,先考完的同学出于好心就告诉了,毕竟谁也不会傻到把机会拱手让给别人,哪能想到会有伪君子专门截图举报呢?

但也有人认为,在群里讨论试题本就有悖“保密协议”,何况还是法学生。这种不看合同的人就算进了社会,有人敢用吗?的确,在这所高校保密协议第十四条中清楚写着:复试相关的内容属于国家机密级事项。考生在复试期间不得录屏录音录像,考后不得向他人透露招生考试内容,不得将试卷、答卷和考试内容以任何方式(微信等)转发亲属或他人。

根据这条协议,考生向校方举报这一情况完全合理,之所以这件事引起巨大反响,是有人认为举报者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做法合理但不近人情。

备考过研究生的人应该都知道,每一个日夜都是何等难熬,更何况是那些三战、四战的同学,很难想象这些成绩取消的考生会是什么心情。本是好心分享,最后连自己都搭进去了,这样的心理阴影恐怕难自消。但是也有部分支持举报者,认为既然是法学生,就应该有法律意识,当初亲笔签的保密协议,但是却贸然违背,尽管是好意,但是合情却不合法,学校作废其分数,也算是按规处理。

为此,也有不少网友将矛头转向学校,认为学校的复试方式不合理,复试持续几天,为什么一直重复使用同样的题目?别的学院也有类似情况,为什么只取消了这个专业的考试成绩?相比于其他高校宁多不重的抽题方式,它并没有做到最大程度的公平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合情不合法”的事情在生活中常有,“举报”也常常被人提及反复拷问,举报行为到底是否正义,举报的边界到底在哪?此前,一位知乎网友分享自己参加暴雪公司面试并收到offer的经历,刚回答没多久,就被人事告知offer取消,原因是透露了公司机密内容。

这所高校取消了近30人的成绩,正是因为涉及到举报行为的正义性,所以才引来这么多人的争议。站在“法理”的角度,事实才是准绳。但站在“情理”的角度,被作废分数的学生实属可惜。

也许排在前面的考生确实不该违反规定透题,但在已知风险下透题,除了能帮到其他人,对自己来说没有一点好处。风波过后,很多无偿分享经验的上岸考生都心有余悸,表示自己被这种做法伤到了感情,只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法律是冷冰冰的,但人心不是,考研寄托着很多学子二次圆梦名校的期待,如果只是因为眼红别人而举报,完全可以在别人讨论的时候出来制止,而不是等别人讨论完了截图举报。不管举报者维护规则显得多么“大义凛然”,也绝对逃不过“叛徒”的骂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