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可惜”叫刘欢女儿,小时候音乐天赋很强,却因快乐教育止步

现在的人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所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育儿鸡汤”。这些“鸡汤”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用性就不太好说了。

比方说,之前备受人们追捧的“快乐教育”,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其实这种教育的本意也并不完全没有道理,可是,如果家长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这种方式,什么时候不该用这种方式的话,就很可能会害了孩子。

有种“可惜”叫刘欢女儿,小时候音乐天赋很强,却因快乐教育而止步:

说起音乐界大佬,一定是有刘欢的名字的。

别看刘欢长相不出众,可是在音乐方面却极有造诣,他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还被人称作是“音乐教父”。

照常理来说,刘欢在音乐方面如此厉害,想来他的孩子也不会差。可这样出色的他,却没能养出一个和自己一样的音乐界人才。

据说,刘欢的女儿起初还是很有音乐天赋的,完全可以像父亲一样出色。

只是非常可惜的是,因为刘欢想用“快乐教育”的方式养自己这个唯一的女儿。所以说,在女儿抗拒苦练钢琴的时候,刘欢没有拒绝孩子。

当时的刘欢以为,只要孩子快乐就好,如果过分逼迫孩子的话,孩子就会丧失掉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音乐的意义。

所以说,如今刘欢的女儿虽然已经长大,但却没能像父亲一样,在音乐方面有什么出众的表现。

而此时的刘欢,也才开始后悔自己当初对女儿实行了所谓的“快乐教育”,没有逼孩子一把,白白浪费掉了女儿过人的音乐天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快乐教育”可取吗?

看到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家长都会给出“不可取”的这个答案,因为这种老鸡汤在人们的心中,已经留下了十分糟糕的印象。

但是,这种方式也不是完全不可取的。想要教育好孩子,适当的让孩子快乐也是很必要的。只是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分清主次,学会使用技巧。

其实刘欢的女儿还是非常适合学习音乐的,刘欢的错,在于他因为想要快乐教育孩子,就让孩子放弃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快乐教育有很多种,不见得要让孩子放弃。

比方说,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就遇见过这样的一个学生,也有过不想学钢琴的想法。虽然说,这个乐器是他最开始的时候,自己选择的。

但是,不管学什么,都会有一段“枯燥期”,这是很正常的。

在那段“枯燥期”,他每天都很散漫,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激情。好在,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妈妈,很懂得引导孩子,很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个妈妈没有像其他妈妈一样逼迫儿子学琴,只是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重新激起了孩子的斗志。

其实这招很简单,就是在孩子面前练琴。这位妈妈对儿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不学正好,那我继续学就可以超过你,比你弹得更好。”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男孩开始着急了,连忙把妈妈撵下了钢琴,再也没提过不想学琴的事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类似的事情还有,比方说,我的另一个学生,也有过厌倦期,他厌倦是因为当时的谱子太难了。我没有逼着他继续练,只是展示了一段难度很高且很好听的片段。

然后留给了男孩一句话:“你觉得难的地方,是最好听也是最精彩的地方。如果你肯苦心练习,这段将成为你最骄傲的部分。”

很简单的一句话,男孩又重新燃起了斗志,不再有不想面对困难的想法。

由此可见,孩子是需要引导的,你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心态和做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适当逼孩子一把,孩子会更成功:

现在的家长教育孩子,无非两种极端。要么把孩子逼得死死的,要么彻底“放养”。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会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只是,这并不是多数家长,只有少数家长会这样做。

所以说,掌握好分寸,是每个家长都要学习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我们什么事情都逼迫孩子做的话,孩子会产生厌倦感,也会逐渐变成一个“傀儡”,任由父母操纵,没有自我;

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逼迫孩子做的话,孩子则是会变得十分散漫,很容易走错路,也很容易毁掉自己的人生。

所以,家长应该分清楚什么时候要用正面的方式,去“逼”孩子一把,激发出孩子潜在的能力,什么时候该让孩子快乐,不逼迫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寄语:

快乐教育,是一种育儿鸡汤没错,可你要是说这种教育方式完全不对,也是不正确的。作为家长,我们在面对这些鸡汤的时候,要留有理性,取可取之处学习。

今日话题:你觉得家长该不该适当逼迫孩子?你是如何看待“快乐教育”的?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交流探讨。

标签: 刘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