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有变动?初三学生表示难以接受:这得什么时候能复习得完

在我们的认知里,高考是能够改变人生命运的重大考试,但殊不知,中考对学生的重要性不比高考差。如果连中考都没能顺利通过,又何来高考可言。

况且,现在中考出新规,中考面临分流,想要考上高中将难上加难。与此同时,中考“语文”有了新变动,初三学生表示难以接受:这得什么时候能复习得完?

中考语文有变化?“新增”模块难度大,初三学生表示难以接受

在往年的语文考试中,通常将语文分为四个模块:

基础知识:这个模块通常是考查字、句、词的书写、运用和修改,文学常识、古诗词默写等。学生想要拿到这个模块的分数,只要在平时多下些功夫,多背诵就没什么问题。

文言文阅读:该模块主要考查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同文字在不同文言文中的寓意不同,这些就需要初三学生在平时多积累一些有关文言文的知识。

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这个考试模块,通常会围绕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答案基本在文中都能找到,然后进行总结扩充。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是开放性问题,所以需要学生发散思维。

作文:在各类语文考试中,作文是必考题型,从小学阶段的看图说话,再到后来的半命题或命题作文,对考生的写作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需要考生平时多积累、多进行写作,掌握更多的词汇。

中考语文“新增”模块难度大

但中考语文有了新变化,将新增一个“名著阅读”模块,看到这个通知后,初三学生表示难以接受。本身中考分流,考试的难度压的学生已经喘不过气,而且名著都非常长,厚厚的一本很难在短时间掌握。

这对考生来说,学习难度非常大,即便能顺利将整本名著读完,也不一定能记住多少与考试有关的知识。而中考已经迫在眉睫,这得什么时候能复习得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初三学生如何应对新增的“名著阅读”模块

分析

初三学生对“名著阅读”这个模块了解的并不是很深,所以我们只能靠分析来抓住这一部分的分数。首先要分析中考可能会考哪些名著,比如《朝花夕拾》《儒林外史》等。

其次,就是对中考考题的分析,据我分析,中考语文名著阅读模块,会侧重于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人物的经历、作品的思想、判断人物及其精神品质,以及基础的文学常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样一步步的分析,将缩小这个模块的考试范围,从而对考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就拿上面两个名著来举例,建议考生重点把握王冕、范爱农、杜少卿、周进等人物。

押题

中考语文新增名著阅读模块,考生对此会比较迷茫,想要押题,只能通过文章内容的线索,根据选段内容进行推测判断。比如给一段名著内容,问其文中说的是谁?结合原著相关情节,谈谈这个人的特点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中考面临分流,想要不被“淘汰”,学生应这样做

夯实基础

复习是掌握知识的高级阶段,而复习质量的优劣,与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所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按照正常的学习进度打好基础。

要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全部掌握并理解,切莫一知半解就放弃这个部分,否则很容易在考试中丢分,面临被“淘汰”的境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查缺补漏

首先在这一前提,学生要学会归纳和分析,分析出错题的原因,并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好所学知识的基础部分。

从而通过查缺补漏、自学归纳的方式,将所学的孤立的、个别的、分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从而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产生质的飞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精练习题

大部分中考生在复习时,都会采取题海战术,但在冲刺阶段是不可取的,一种盲目复习的形式,很难抓住重点知识内容。考生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本高质量的参考书。

通过解题来提高自身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解题过程中,尽量做到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在解题中的不足,找出根源,并加以补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中考语文虽有变化,但整体的中考考试分数没有改变,所以考生想要不被中考分流所“淘汰”,就要在基础知识上面多下功夫,尽量考出优异的中考成绩,加油吧!

本期话题:你如何看待中考语文新增的“名著阅读”模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