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吃到吐!了解原因后才发现:孩子太听话并非是好事

转眼之间,对于初入园的孩子来说,如今已经在幼儿园上学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多月中,相信很多妈妈都经历了内心的焦虑,忐忑,担心和不安,直到现在孩子在学校已经基本上适应。

但是,孩子表面上看似适应了幼儿园的大环境,而孩子的内心是不是真的已经完全融入到新的环境,是不是在幼儿园已经释放天性,生活的快乐自在?

01.‍‍

昨天,楼下邻居茉茉妈说,茉茉已经几次在幼儿园吃饭吃得吐了,这让她非常心疼孩子。

原来茉茉今年3岁多,刚入园在我们小区附近读幼儿园小班,茉茉妈说,茉茉刚入园时候倒是不哭也不闹,挺乖的,每天即使不太想去学校,在妈妈的催促下,还是会背上书包去幼儿园。

但是,自从国庆节假期开学后,茉茉就不愿意去幼儿园了,耐心询问之下茉茉才说出原因,茉茉说她不想在幼儿园吃饭,她在幼儿园吃饭吐得不舒服。

茉茉妈这才想起来前几天接茉茉放学时,幼儿园班主任老师说起过一句茉茉吃饭时候吐衣服上了,让茉茉妈回去了给孩子洗下园服。

后来茉茉妈和幼儿园班主任老师聊天时才知道,原来茉茉自从入园以来,在幼儿园吃饭时候是吐过几次,不过吐过后很快就精神状态可好,玩得可开心。

02.

茉茉妈详细了解了茉茉在幼儿园吃饭时,都吃什么饭吐了,结果发现,茉茉吃不进去幼儿园的甜味菜,比如:松子玉米粒,糖醋鱼块,糖醋排骨等,其他菜都吃得挺好。

在家里时候,茉茉不喜欢吃这些菜,所以茉茉妈也不再做甜味系列的菜,但是到了幼儿园后,每周菜谱里都有会两次这两道菜。

本来孩子不喜欢吃这样的菜,可以不吃,但是因为老师说了这样的话,茉茉才会硬着头皮吃,原来班主任老师经常教导孩子,不要挑食,不要偏食,如果谁不挑食把饭吃干净就奖励小贴画。

茉茉看到别的小朋友因为不挑食,把饭菜都吃光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得到了小贴画,她也硬着头皮吃她最不喜欢的甜味菜,但是实在吃不进去,吃了就吐了。

但是一次,两次这样,每次有这几道菜时,她还是坚持吃,但是每次吃每次吐。

03.

了解了茉茉的情况后,茉茉妈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沟通,告知了班主任老师茉茉平时最不喜欢吃的菜就是甜味菜品,吃了会容易吐,让老师以后再有这几个菜时,尽量不给孩子盛。

茉茉妈也和茉茉沟通,告诉茉茉,以后再有这样的甜味菜,实在不想吃就不吃,但是茉茉不听,茉茉委屈地说:“如果我不吃,就是挑食的小朋友,就得不到小贴画了。”

为了这件事,班主任老师也意识到她平时鼓励孩子不挑食的方法有点问题,她在给孩子讲关于挑食的问题时,会告知孩子,如果实在吃不进去的菜可以不吃。

另外,班主任老师也和茉茉进行了沟通,这样之后,茉茉才愿意去上学,并且也不怕吃幼儿园的饭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

幼儿园老师的话,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真理,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老师的话比爸爸妈妈的话都管用。

记得我家大宝当时进入幼儿园后,什么事情都说是老师教的,如果哪里错了,给她纠正,她一本正经地说:“老师就是这样说的!就是对的!”丝毫不接受别人的反驳。

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一方面比较敬畏老师,比较怕老师,另一方面又觉得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如果谁说的和老师说的不一致就是错的。

这样就容易出现上面茉茉的情况,因为她入学后老师给他们讲,小朋友不能偏食,不偏食不挑食的孩子是好孩子,会得到奖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于是茉茉为了达到老师说的标准,即使面对自己十分讨厌吃的甜味饭菜,即使自己吃了就会吐,还是逼着自己吃下去,只为听到老师的一句奖励,为了做老师眼中不挑食的好孩子,做一个听话的小朋友。

05.

为什么幼儿园老师的话孩子最愿意听取?甚至比家长的话还管用?

从孩子入园后,我们发现孩子在短短时间内就变身“小大人”,自己会穿衣服了,会收拾自己的物品,并且做事变得更有条理更有规矩了。其实,这和他们在幼儿园时候的老师的教育有关。

有一些家长纳闷:明明在家里我们也苦口婆心给孩子讲规矩,讲很多道理,为什孩子就是不听,而老师的话孩子却听呢?这是因为:老师给孩子制定的规矩明确,奖励机制有吸引力,而爸爸妈妈不是。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有哪些规矩呢?简单来说,孩子需要做到:按时到校、衣服整洁、见到老师要问好、吃饭不挑食,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表现好的小朋友老师往往会口头奖励加奖励小贴画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些规矩孩子是不能违反的:不能没有礼貌、不准动手打架、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等等。

幼儿园日常行为规范,就如同交通规则、法律法规需要遵守一样,有了这么一套规矩,老师面对班上几十个孩子才不会慌,才能掌控局面,保证一切井井有条。

06.‍‍

孩子在幼儿园太乖太听话到底好不好?

很多妈妈发现,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变得比较听话,比较乖,即使在家里时候容易任性不讲道理,但是到了幼儿园却完全变了一个人。

那么,孩子在幼儿园这么乖,这么听话是好事吗?这个事情就要从不同方面来看待了。如果是正常的听话遵守规矩和纪律,不调皮捣蛋,这是好事,但是如果孩子听话到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硬着头皮去做自己不喜欢,甚至很抗拒的事情,就未必是好事了。

就像文章中提到的初入园的茉茉,为了听老师的话,为了得到老师的口头表扬,硬着头皮吃自己非常抗拒的食物,直到吃到吐,这样的情况就不可取,孩子也让人心疼。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结

儿童具有两种秩序感:一种是外部的,这种秩序感与儿童对他所在环境的体验有关;还有一种是内部的秩序感,它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以及这些部分的相对位置。这种敏感必可以称为“内部定位”------玛利亚·蒙台梭利

幼儿园的孩子正是内外部规则感秩序感建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才不会让孩子陷入迷惑。

我是@艾米儿育儿,专注分享科学实用的亲子育儿干货,喜欢的我的内容欢迎“关注”!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