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开学在即,孩子考上大学,父母自然高兴,暑假里大多已经满足孩子的要求备好了三件套(平板,手机,笔记本电脑),但是孩子开学后该给多少生活费,是困扰不少家长的难题。给多了怕孩子铺张浪费,给少了怕孩子不够花,饿着孩子,于是有不少家长到网上求助,希望万能朋友圈能给出出主意。
近日一位家长给出了高分答案,他的孩子今年考上了复旦大学,他每月给孩子的基本工资(生活费)500元,完成运动任务加500,完成规定的阅读任务加500,有了女朋友,再每月加500-1000元。
家长如此“抠门”,也让其他家长为孩子鸣不平,首先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孩子在没有女朋友之前,即便完成所有任务,一个月也只有1500元的生活费着实有些少,有了女朋友之后即便再加1000元,也肯定捉襟见肘。其次,孩子考上了复旦,生活上的一切需求都应该尽量满足,一位网友就说:要是我崽考上复旦,要多少给多少。
暂且不论这位家长给孩子的生活费是否够用,但是这样发放生活费的方式倒不妨是督促孩子积极上进的一种好的方式。严格意义上来说,孩子上大学就已经长大成人,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来养活自己,但目前孩子上大学,家长提供生活费仿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从来没有人怀疑或者要去改变。家长习惯了直接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也习惯了从父母那里获取。
这位家长的做法,设定了一定的目标,运动任务、阅读打卡等都是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一方面家长可以掌握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孩子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不少同学进入大学之后,因为缺少了家长的督促,老师也不再时刻提醒该干什么、要做什么,大量的课余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就容易失去目标和方向,大学一学期后,班级同学就开始出现明显分化,积极勤奋的同学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还在于他们懂得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来提升自己;而部分同学进入大学后就开始放松自我,“宅”成为一种典型的生活状态,一方面身体素质下降,另一方面学习生活也越来越依赖网络,个人的生活圈子越来越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
其实,家长都心疼孩子,孩子自己在大学里生活,没有家长愿意让孩子受委屈,所有只要孩子有要求,都会想方设法去满足。但是回过来仔细想想,这并非最理想的方式,孩子到了大学已经长大成人就应该有所担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骄纵,容易丧失前进的动力。
不过也看得出来,这位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比较融洽,孩子也应该非常懂事。不然家长以生活费为条件,让孩子去完成任务,会有部分孩子感到反感,甚至与家长产生矛盾冲突,所以家长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还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伤害亲子间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您认为多少合适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