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给那些没有什么名气的老师立传

教育界从来不缺有名气的老师,也从来不缺官员。但是,教育界的绝大多数却是那些默默无闻没有什么名气的老师。与其表彰那些名师,不如给没有什么名气的大多数老师立传。

教育是一项良心任务,但纳入体制之后就会滋生出很多混饭吃的人。教育界大多数领导都是混饭吃的,不上课却拿着高工资,还要每年掌握名誉指标分配,自己先得了最好的,剩下的才分给一线教师。这还不算,他们还要垄断伙房、资料等,谋取巨额利润,功成名就之后还不想退休,但是嘴上会说,早就想退了。校长们名利双收,是教育界金字塔的顶端,而做塔尖的就是比校长更高级的主管教育的官员。除了校长之外,就是大大小小的名师了。他们并不专心搞教学,因为专心搞教学是不能图名图利的。只要是图名图利就不会专心搞教学。

名师们会讲评优课,会拉人脉,会像明星一样走穴圈钱,更会打着名师的旗号办辅导班,也就是说,所有利用名师的头衔赚钱的道路他们都走通了,当然也落得名利双收。最苦的就是整天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不图名利,兢兢业业,也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但他们说自己无怨无悔。这个群体人数数量庞大,组成了教育界金字塔的底层,也是牢固的根基。

该有的资源都让那些大大小小的教育界官员们抢走了,剩下的资源也被名师们抢走了。人家吃肉,他们喝汤,有时候连汤都喝不上。各种名誉让官员们和名师得了,高级职称也让他们得了————大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仅剩下几个优秀、模范的名额,还要让所谓公正无私的校长来分配。于是,有的老师明明最辛苦,却得不到什么名誉,也就评不上高级职称了。

制度设计之初总是好的,初衷也不错,但是执行起来就变了味儿。多劳少得,少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已经大大阻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势必要改变。既然体制承认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师们,为什么不给他们大涨工资呢?国家并不是没有钱,搞建设投入那么多,还要在河滩投入上百亿的资金搞绿化工程,为什么不加到老师们工资里面去呢?因为上面没人说话,也没人想改变。

教育不是企业,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办成了企业,但是公立教育只会投入,暂时看不见产出。时间长了,教育培养的人才才会显出效果。但是,资本的功利化属性并没有那么理想化,也不会等很久,只会注重眼前的利益,不会注重长远利益。国产芯片之痛就是这么来的,没人愿意在芯片行业烧钱,以至于失掉了先机和发展的资本。人才稀缺也是重要的因素,教育不行,人才就不行。而想要让教育腾飞就要吸引人才,吸引高学历的、能力强的人从事教育,而这一切都需要高工资待遇,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现有的教育体制改革进行的并不顺利,也没有真正的改革起来。体制承认那些长期默默无闻的老师,但是工资待遇却不承认,还要让他们安于现状,不要抒发什么不平之气。就好比一个封建家长,给孩子钱是可以的,孩子要就不好了,就得斟酌再三,变得非常抠门了。

其实,大多数老师都不是名师,却教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好学生,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他们才是教育的主体,才是最值得歌颂的人。那些所谓的教育界的官员和名师只是面子,而大多数沉默的老师才是里子,也是教育的主体。应该重视他们,给他们立传,给他们最好的待遇,同时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才能让教育真正的发展起来,不再受别国的欺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