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别急着报班 听听名园长怎么说

拼音、算术、写字、少儿英语、乐高、STEAM……现在学龄前的孩子学得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焦虑、内卷,逐渐成为了85、90后家长社交中频繁提及的热词。学龄前儿童如何进行教育、教什么?别人的孩子在学什么?都成了这届家长关注的焦点。日前,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应时而生,首次提出在2021年秋季学期启动幼小衔接试点,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铺开。幼小衔接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怎么衔接?家长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幼小衔接培训班,你家娃上了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幼儿园大班孩子都在上幼小衔接的课外学习班。

王梦涵小朋友在外面上数学、拼音、英语。

“我上了拼音,数学,回家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卜星瑞说。

陈近知告诉记者,家长给他报了拼音、写字还有数学。“我会写a,o,e,i,u,ü,b,p,m,f。我会写6的加减法,也会写7的,还有8的。”

校翊恒还没有学,“爸爸妈妈没有要求我学。我也不想学。”

朱俊霖的妈妈在网上给他报了拼音,数学还有语文。“我拼音有点不会拼,比如说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有点不会。”

在对家长的随机采访中,一部分家长认为,应该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学习的事情等到读了小学再说。

陈女士觉得没有必要,“小孩子其实什么年龄段干什么事情。过早地灌输知识,提前化了,给小孩子搞得太累了。”

在南京市民华爷爷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原来就是这样一代一代过来的,现在各种获得知识的渠道也比较多,现在这些已经成了教育的顽疾了,把家长也裹进去。”

在另一部分家长看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应该提前学习功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李女士认为从某些方面讲还是需要的,“因为现在小学的课比较快,尤其像拼音我觉得比较需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到小学计算还是要天天练的,提早去锻炼一下的话,可以加强他的计算能力,提前适应一下。”任女士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日前,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小学坚持按课标零起点教学,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孩子进行幼小衔接呢?记者采访了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吴邵萍。吴邵萍表示,其实小班孩子从入园开始,就一直在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准备,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对事物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态度,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感受及交往的能力等。到了大班,幼儿园都会设计一些更显性的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原来我们孩子是早上基本上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然后都是玩游戏,但是为了和小学衔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增加一节集体学习活动和小学衔接,作息从午睡上面也改变了,也是为了和小学衔接。我们会带孩子去参观小学的环境,来比较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做心理准备。”吴邵萍说。

幼小衔接,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幼儿园和学校,形成合力呢?吴邵萍表示,家长先要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的观念,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其次,要主动与老师联系,倾听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同时,要保持孩子对小学的憧憬与向往,疏导孩子的入学紧张,家长要注意在家庭中营造愉悦的入学氛围。

在此次教育部出台的《指导意见》中,也特别提醒入学准备教育应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准备,更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

“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对上了小学之后的家长和孩子做访问,其实上小学知识就在第一学期,如果他没有上过任何幼小衔接班,就在九、十月份就特别困难,第一学期,其实到了一年级下学期,二年级上学期都完全没有问题了,而且他们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班的,还可能都冲在前面了。”吴邵萍表示,家长不要过度地注重知识的衔接,“在学前当中培养了好的习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他有这种好奇心,他上小学是没有问题的。给孩子局限在知识这方面的衔接了,所以造成了孩子的焦虑和压力。”(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编辑/蒋婕)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