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李玫瑾教授:因为有些学校办得像“职场”

又到开学季,孩子们将重新踏上新的征程,一路上,他们会见到不同的风景,各具特色的人群,而这也是他们生命的一段美好体验。

经历和看书有着很大不同,如果早期的生命缺乏体验,那未来的文学、数学、天文的美妙,他们也很难体会。

但让家长头疼的是,很多孩子不愿上学,特别是幼儿园的宝宝们,每当上学时,大部分孩子都会在校门口“大哭一场”,与父母、老师来场“智慧与力量的对抗”。那为啥孩子不愿上幼儿园呢?李玫瑾教授直言:因为有些学校办得像“职场”

幼儿园中的那些“职场风”,让孩子“望而却步”

1)“新型攀比”让孩子情绪变得“低落”

有些家长会将孩子送到“高端”幼儿园,让宝宝接受更好的教育,宁可自己过得“差”些,但让父母没想到的是,孩子进了幼儿园之后,还有更多需要花钱的地方。

李丽的儿子小宁今年4岁了,有一天,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回来,李丽发现宝宝书包里有一个变形金刚,据她了解,这个玩具价值好几百元,马上询问孩子,但小宁支支吾吾,迟迟不肯说。

这下李丽急了,直接打电话给老师,老师说:“这是幼儿园的分享活动,孩子们交换自己的礼物。”无奈的李丽只能去买了同等价位的玩具,让小宁去送给同学。

对于李丽这类型的家长来说,本来送孩子上幼儿园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花“重金”去买玩具,这样下去可吃不消。

而这种“新型攀比”不正是“职场风”吗?或许很多人早已见惯了职场中的“潜规则”,可如果长期下去,不但父母吃不消,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也是有形象的。

幼儿园本是让孩子感受生命、结交友谊的地方,过度攀比这种“职场风”实在不应该出现在学校当中。

2)让孩子接受“超前教育”

无论是学校,还是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追上时代的步伐,于是“超前教育”孕育而生。为了满足更多家长的需求,很多幼儿园在小班阶段,就增加了很多知识,给孩子们增加了本不属于他们的“负担”。

其实“超前教育”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塑造,让孩子拥有一种“假优势”感,当孩子升到了小学之后,如果不再“优秀”,那成绩反而会下降不少。成绩的下降就会导致孩子负面情绪的产生,时间一长,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超前教育”就像是让孩子提前进入“职场”,年纪轻轻就成为公司的“优秀员工”,这或许是很多父母的想法,但遵循孩子自然发展规律才真的是为孩子好。

即使父母拼尽全力打造出一个“完美进阶”的少年,那么多年后,他遇到挫折,该如何面对挑战,该怎样用平静的心态解决问题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校不应该办得像“职场”,释放孩子的天性,才是幼儿园的职责

1)释放孩子的天性

幼儿园不是“职场”,它的职责也不是让孩子的知识“学富五车”,而是让宝宝们释放天性,老师们可以多准备一些娱乐活动,比如丢沙包、捉迷藏,甚至可以让孩子们创造游戏,在游戏中思考和探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在职场中,或许工作可以按个人的绩效来考核,但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初入社会,学会与人交往是必要的。但这种交流方式与家里的金钱和地位无关,而是单纯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让宝宝们意识到班级、学校就是一个小团体,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这其中,孩子在能够发展独立个性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人的优秀。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