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老爸解救数万数学特困生:数学不再可怕,你家也能出学霸

在我们这批家长的印象中,数学始终是所有科目中的“老大难”,而且还是重点中的重点,基础中的基础,数学学不好,所有与理科相关的学科,什么化学、物理、生物,包括大学中名目繁多的学科,都无从谈起。

正如考研名师张雪峰老师说的:“数学这个科目,行的人是真牛逼,不行的人是真不行!”

相信不少父母直到自己的娃上了学,还能时常在梦中走进数学的考场,看着天书似的题目抓耳挠腮吧?

如今的孩子们面对数学,比我们当年只会更难。

这位天才老爸不简单,深谙中美数学教育差异

憨爸,是为名校出身的理工科学霸,是“憨爸在美国”的创始人,也是硅谷著名的TI产业公司技术经理,现定居在美国加州。

他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发现了中国和美国的孩子,学习数学有很大差异。

在中国:

我们想提高孩子的数学成就,除了搞题海战术就没有其它方法,对于孩子的数学启蒙,全靠“蒙”,有的孩子数感强,逻辑思维好些,就能理解,通过做题找到对数学的感觉,有的孩子不够幸运,数感没有启蒙,就直接上题库,只能越做题越糊涂。

在美国:

孩子先要培养数学逻辑,真正理解了题目背后的真正含义,才开始上运算。

这就导致一个明显的差异,美国孩子会把数学公式和定理灵活运用,遇到应用题也不怕,而中国的孩子,并不理解内容,数感太差,逻辑思维不活跃,导致对数学越来越抵触。

数学思维对孩子适应未来社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思维不仅是运算,而是需要具备逻辑推导能力、创造性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智能和信息交互的时代已经到来,数学思维是孩子立足社会的必备素质。

数学思维的培养必须从幼龄阶段开始,错过了逻辑思维的敏感期,将永远失去打开数学大门的机会。

数感的建立,需要通过三个阶段:

2—7岁:前运算阶段

开始运用简单的符号进行思考,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具有表象性,但不大会逆向思维。

比如,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告诉他7+6=13,他得掰着手指数半天,但如果你问他,13-7=?大多数孩子都答不上来。

7—12岁:具体运算阶段

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会一些逆向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进行运算。

12—15岁:形式运算阶段

能把形式和内容做区分,思维能够超出具体的形象事物,进行抽象逻辑推导,以及命题推导。

在2—8岁是孩子逻辑思维培养的黄金期,这段时间孩子的大脑细胞数量和重量都急剧增加,神经细胞突出增多,抓住这个阶段打造好数感,将来面对数学就不会那么怵头。

三个能力培养好,学好数学不犯愁

1)语言理解能力

对于题目的理解,尤其是应用题,语言理解能力不过关,孩子没法理清头绪,不懂得分析,解题也无从下手。所以语言能力是学数学的基础。

理解了题目意思,不会准确表达出来,也会成为解题的一大障碍。

2)建模能力

所谓建模,就是把题目意思用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画出来,然后再根据图形理解、推导,再用文字把图形表达出来,这种逆向的表达,会让题目瞬间清晰起来,完成运算也就容易多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计算能力

运算能力就是把抽象的,复杂的公式或数字,通过数学方法转化为可以理解的数学运算的能力。这是数学最基础的能力。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不再受数学折磨之苦,不再让这门基础学科拖后腿,成为天才学霸。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