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读懂宝宝的语言——“哭”

随着一阵嘹亮的啼哭声,宝宝高调向这个世界宣告他(她)的到来。宝宝的这个人生第一次啼哭,其意义非凡,是唤起宝宝肺呼吸系统和心脏循环系统自主运行必需的程序,是维持生命最重要的步骤。

而且将在宝宝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宝宝尚不能用语言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不满、不舒服时,哭是宝宝最主要的语言。

所以,在传统中医学中,把小儿科经常戏称为“哑科”,听懂宝宝的哭声是一名专业儿科大夫必修的功课。显然当好一名儿科大夫的难度远大于成人大夫。同样,在宝宝的婴幼儿时期,特别是在宝宝0~1周岁时期,当好宝宝的妈妈爸爸也是不容易的。努力学习读懂和理解宝宝的万能语言“哭”,将是宝宝妈妈爸爸必过的一个关口。

我们要读懂宝宝的哭声,首先要做到细心和耐心。因为宝宝饿了会哭、醒了会哭、尿了会哭、吵着宝宝了会哭、吓着宝宝会哭、穿着不舒服会哭、盖薄了厚了也会哭、看见陌生人 会哭、看不见妈妈更会哭等等。但是,宝宝在不同情况下的哭声和哭法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需要耐心细心的观察和鉴别。

其二,宝宝的哭声可以结合宝宝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共同来判断。由于,初为人父母,而且宝宝在多种情况下的反应都是以哭声来表现。所以准确分辨出宝宝为什么哭刚开始有一定难度,这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大家不要着急。

其三,在宝宝患病时,宝宝的哭声还可以帮助医生和我们诊断疾病,判断病情轻重。例如病情较轻时,宝宝的哭声比较响亮、有力;而病情较重时,宝宝的哭声则比较低微、无力等。

下面,笔者就宝宝在不同情况下的哭声和哭法,简单的与大家分析讲解一下,权当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兴趣。

首先,我们看看宝宝饿了的“哭”声。宝宝饿了的哭声一般比较洪亮,并且往往伴着有嘟嘴、舔舌、以及找奶等小动作。这时候,当妈妈把乳头或者奶瓶奶嘴放在宝宝口边时,宝宝就会立刻停止哭声,开始吃奶,并且表现出愉快的表情或动作。说明宝宝的这种哭声,可能就是饥饿而引起的。而如果妈妈给宝宝吃奶,宝宝还是不停止哭,或者宝宝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拒绝吃奶,那么宝宝的这个哭就要考虑其他原因了。

其次,宝宝大便或者小便了,尿布湿了,宝宝这个时候的哭声往往比较突然,常伴有试图左右翻身的小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只要给宝宝换一换尿布,衣裤等,宝宝往往就停止哭了。

再比如,宝宝被吵醒了时哭,这种“哭”声往往带着宝宝的“呓语”。

又如,宝宝夜间易哭闹白天如常,并伴有爱出汗等,在西医角度常要考虑缺钙(往常可以用补钙或者维生素D等方法来解决),而在中医角度常要考虑宝宝肾阴虚(常可以使用龙牡壮骨颗粒等方法来解决)。

我们特别要关注宝宝由于生病或者疼痛而引起的不适而哭闹,这种哭声常伴有面色改变,精神状态不佳等,常不因喂奶等方法而停止,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标签: 宝宝 婴幼儿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