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师有多重要?北大数学天才,留学美国被导师坑了,现如何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法国一位音乐教师到一所专门收容问题学生的学校当老师,他用音乐改变了校长简单粗暴的体罚方式,带领问题少年重新认识自己。其中,经典台词“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感动着无数人。也让许多人感慨,人生路上,若是能够遇到一位好老师,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与幸运的事情。反之,若是遇到一个没有师德的老师,真的是对人最大的考验。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剧照
张益唐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幸福,从小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机关干部,生活美满,从未感受过物质匮乏带来的窘迫。他也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天生拥有一个好脑子,读书认字过目不忘,数学能力尤其出色,中学时就已经自学大学高数课程。在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
张益唐
在这所中国大学最好的数学系,他的才华无比璀璨的绽放出来,受到同学和老师的特别关注。本科毕业后,他获得保送北大读研的机会,遇到了导师潘承彪,让他更加爱上了数学。潘承彪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与陈景润师出同门。张益唐在他的指导下,数学研究一日千里,彻底释放出自己的天赋。
潘承彪(右)与哥哥潘承洞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对于这位数学天才,北大不遗余力的培养。在他拿到硕士研究生学位之后,当时北京大学校长丁石孙推荐他成为公派留学生,到美国普渡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对张益唐来说,北京大学的潘承彪和丁石孙老师,就是他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好老师。若是没有他们的指点、指引与推荐,他势必不可能在数学领域走得如此顺利。
丁石孙(白发)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美国求学之行会让他的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一切都是因为他在普渡大学的导师莫宗坚。这是一位来自台湾的代数专家,起先师徒二人合作的十分愉快。张益唐的博士论文选择数学领域最棘手的“雅可比猜想”,正是因为导师是该领域的专家,拥有多项研究成果。借助老师的成果,张益唐读博第二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但是,这篇论文在最终的审查环节却出了差错。
莫宗坚
审查员发现他的研究成果中存在一个“小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就是导师莫宗坚以前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之前被认可的研究成果,后来又被证实有误”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但是,这件事发生在张益唐和莫宗坚这对师徒身上却出了问题。导师莫宗坚似乎把责任怪罪到了学生张益唐身上,此后他们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张益唐发表的论文变得越来越少,直到读博第七年才拿到学位证书,而且还没有拿到导师的推荐信。
没有论文、没有推荐信的华人博士在美国可不好找工作,北大丁石孙校长得知这个消息后,专程联系他,让他回国来北大教书,却被他婉言拒绝了。但是,他在美国的生活并没有好转,找工作四处碰壁,最窘迫的时候,他这位数学博士还干过送外卖、端盘子洗碗的工作。换做几年前,任谁也不会想到北大的数学天才会沦落于此,一切只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毫无师德的老师。
足够幸运的是,后来他在几位北大校友的帮助下,谋得了一份新罕布什尔大学临时讲师的工作,一干就是14年。在此期间,他从未放弃数学研究,60岁时,凭借一篇《素数间的有理界距》终于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大学数学讲师成为了轰动世界的大数学家,先后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美国亚裔工程师协会终身成就奖等诸多重量级奖项。现在,他是美国加州大学终身教授、山东大学潘承洞数学研究所所长。
一位天赋出众的数学天才,结果直到花甲之年才功成名就,期间,还送过外卖、端过盘子,原因正是在“老师”身上。我想,如果他在普渡大学遇到的是一位正直、品德高尚的老师,也许就不需要后面近20年的雌伏。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