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农村大学生毕业后混得不好?如果不努力,哪有什么未来

真正的强者,是含着眼泪继续奔跑的人。

对于农村大学生,家境贫困、缺乏资源,面对生活如果缺乏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努力,那么迟早会在与城市孩子的攀比和较量中丧失信心、停止脚步。

乐观的人在每个危机里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里看到危机。

社会舆论对于农村大学生是偏爱的,也是苛刻的。一方面认为他们经历过生活的苦难和家庭的辛酸,对改善个人、家庭和生活的经济条件会格外偏执和向往;另一方面,又感觉农村大学生的思路眼界狭隘,情商水平不高、交际能力不足,即便在学业考证方面成绩优异,但是交际沟通能力的“短板”,往往是制约和限制其能力发展的瓶颈。

实际上,这些看法和推测都不无道理。只是在这个世界上,有条件优越却浪费青春的人,也有贫困潦倒却自强不息的人。大多数农村大学生,虽然不具备显赫突出的天赋才华,但是性格秉性却极为踏实忍耐,这对于科研攻关和基础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性格特质。

所以说,农村大学生对于自己前途未来的规划,不应该只看是否光鲜亮丽、舒服安逸,而应该看意向专业是否有技术门槛和发展前景。毕竟对于年轻人求职就业来说,想要轻松舒适的生活,就不可能拥有丰厚优越的薪酬和令人羡慕的管理职位。

当然,只要是大学毕业,或是读研、读博以后,大多数农村大学生的知识技能,都是能够满足学习和工作需求的。

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最大的区别,是见识和眼界。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在高考中以高分考进清华北大的寒门学子,尽管在大学里也未曾放任自己,依旧是废寝忘食、勤学苦读,但是在大学毕业后却总是感到事业不顺心、人生不顺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其实无关农村孩子的天赋才华,也无关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技能,而是与农村大学生对待父母、家庭和社会的看法态度紧密相关。如果对于自身和家庭不能客观冷静地看待,既看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也不知道天高地厚,那么当这些农村孩子进入职场和社会,面对过去从未谋面的朋友、同事和领导,又是否能够安心以待、应对自如呢?

都说大学生求职难,农村大学生就业更是不容易。很多孩子童年时生活困难,少年时经济拮据,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后,父母有了投资教育的信心,自己也有了兼职打工的勇气,学习好的孩子,还能额外获得社会的助学资金。可是,等到大学毕业,鲜有资本、能力和时间考研究生和考公务员的农村大学生,他的人生和未来就像是被抛到了深山大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什么许多农村大学生,毕业后都混得不好?

很显然,一方面是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既得不到父母充足的资金支持,也没法和城市孩子一样“拼爹”、拼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从小到大接受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比较狭隘受限,和城市孩子工作生活在一起,在为人处事和言行举止上原本没有太大的区别,却因为自身的性格见识问题,不但偏激敏感,而且自卑懦弱,这就导致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在具体实践工作中的表现差异巨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此,农村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混得不好,主要还是因为没有摆正态度、认清自我。归根到底,对农村孩子来说,努力是必须努力的,毕竟原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就和城市孩子天差地别。

如果不努力,哪还有什么未来?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