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花木兰》,才发现“重男轻女”依然是个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

刘亦菲主演的《花木兰》,虽然历经波折,虽然海报被吐槽成盗版光盘的即视感,但总算是在国内院线上映了。

为了演好这个花木兰,神仙姐姐不可谓不努力,加上巩俐、李连杰、甄子丹的配角加持,的确保证了它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电影看完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硬伤,但就是怎么看都觉得不是滋味。

木兰从军这个故事本意输出的是“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文化精神,是说男子能做到的事情,女子一样也可以。可能正是这种精神与时下女性意识的复苏文化环境产生了共鸣,所以迪士尼才两次将它搬上大荧幕。

但电影毕竟是从西方人的角度来讲故事,所以再多的“黄皮肤”、“黑头发”都无法改变它变成一个中方外壳包裹西方文化的奇怪产物。

刘亦菲版的木兰,偷偷拿着父亲的宝剑去从军,白天历经千辛万苦训练,晚上还要小心翼翼防止被揭穿。可即便独自吞下了这么多辛苦,最后却在动员大会上怂了。因为宝剑上的“忠、勇、真”三个字分别代表了忠诚、勇敢、和真诚三层意思。

而花木兰因为自己是女扮男装的身份,所以失去了“真诚”的资格,打仗便打不赢。直到她把头发散开,恢复自己女孩身份的时候,才变得勇猛顽强,攻无不克。

这好像有点不同于我们熟悉的那个故事,记忆中木兰从军讲的是女性借助男性身份,勇敢突破身份禁忌,成功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而这一版花木兰的故事,则是在告诉我们身为女人“你本来就很美”。女性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女性身份,并以女性的身份改变世界,改变他人的看法。

两者相较,好像后者更高级,但其实仍就在晦涩地提醒所有观众,女人想要出人头地永远要比男人多克服一个身份的障碍。电影主题创意是挺好的,但勇敢做自己并没有那么容易。

因为花木兰所处的,是一个只有儿子才能给家族带来荣耀和延续的时代。这个传奇的源头,也都是从那句头“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始。

古时战火不断,普通家族的男丁都免不了要被征兵。战争的惨烈,可以用一句古诗来概括——“古来征战几人回”。为了家族的延续,多生儿子是唯一的办法,所以男孩被家族珍视,是有原因的。

电影中的花木兰从小是被父亲当儿子散养着长大,不会女红只会舞刀弄剑的女儿,在老父亲眼里也满是疼爱。但真正到了关键的时候,父亲也会说她只是个女孩,言下之意“你要是男孩就好了”。

当父亲得知木兰偷偷跑去从军之后,就认定她再也不可能回来。因为如果身份不揭穿,她会被敌人杀死,如果身份揭穿又会被自己人杀死。

花木兰的时代虽早已远去,现代社会看似女性地位大大提升,但一涉及到利益、机会平等的相关问题,就会瞬间被打回原状。历经几百几千年的进化,中国人已经把生儿子的坚持写到了基因里。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反正生的是女孩!”……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言论,就是一次次在定义整个重男轻女的大环境。

90、95后的一代人可能没有看过《超生游击队》,可能不知道中国父母为了生一个儿子会有多么拼,但或许大家会知道电视剧《欢乐颂》里被父母挖空榨干补贴儿子的樊胜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电视剧《安家》里,因为是女孩一出生就被亲妈扔到井里,长大后又一次又一次追上门讨钱供养弟弟上学、买房的房似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还有电视剧《都挺好》里,为了供两个哥哥上大学,被父母卖掉自己房间的苏明玉。

虽然这些只是电视剧,但不能否认的是,直到现在很多家庭依然认为,没有儿子的家庭就是不完整的。可殊不知这样的家庭,有了儿子也不可能完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9月8日,“Vista看天下”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22岁的女儿,因为不愿意替父母抚养2岁的弟弟被告上了法庭,而且还败诉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截止到现在这条微博有140多万的点赞,4万8千多的评论,以及2万以上的转发。

评论里可行的不可行的,大家给那个女孩出了很多主意。但更多的是在指责那对父母,明明自己在吃低保为什么还要生二胎,并以此要挟女儿,让女儿今后的人生怎么办?

无独有偶,在此之前还有一则,父母把女儿打工六年存的20万拿去给儿子买房的新闻,同样引发过热议。

在这样的父母眼里,女儿只不过是用来养儿子的工具人,完全没有考虑过另外一个经由他们来到世界的生命,也需要正常生活,也需要被人疼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样极端的,曝光在大众舆论面前的父母例子还只是少数。更多号称“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父母不会如此过分,但在内心里无论什么决定,女儿永远只会排在儿子的后面。

比如,我妈妈是在外婆生了舅舅之后,就被要求辍学在家带弟弟的。

我是13岁,妈妈生了我弟弟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寒暑假的。

而我爸对我说过最过分的一句话是:这辈子你最大的成就,就是生了一个儿子。

已经2020年了,勇敢做自己依然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花木兰还是要女扮男装才能替父出征;所以即便那些父母为了儿子一次次榨干女儿,但女儿们也没有办法像他人建议的那般潇洒,一刀切断与父母的所有连接,立刻从伤害她们的原生家庭里跳脱出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相反生活在那些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女孩,多半都会妥协,即便明知父母不够疼爱自己,但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供养和付出,换取一些被家人疼爱的机会,因为意识到自己在这世界孤立无援的时候,难过的还是自己。

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女孩,一生注定会很辛苦,能够打破这个魔咒的,不是像我爸说的那样,成功地生个儿子,而是从自己开始,打消“不生儿子不罢休”的执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到身边的朋友生二胎,我不是不羡慕。但自己经历过的事,就不想发生在孩子身上,所以无论儿子还是女儿,我坚持只生一个,然后就像樊胜美说的那样,全心全意地把自己的爱都给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你有一个儿子,那么请好好爱他,教他懂得尊重女性,教他感恩家人的奉献和付出;如果你有一个女儿,更加要好好爱她,因为她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妈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网络

PS:

电影质感还是很好的,

只是男主长得一言难尽,

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那么美的神仙姐姐,

今年的运气也不怎么好,

本来想凭着一部大制作

转型成实力女主,

偏偏赶上全球疫情。

国外电影不能上院线,

国内也不怎么买账,

只能说加油吧!

幸好2020年的余额已经不多了。

作者介绍:陈妍,电影爱好者,专注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儿童心理。新书《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全网同步上市中。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