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的“三轮车夫”博士生,今靠知识改变命运

2009年,38岁的蔡伟考入了复旦大学,成为了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生。38岁读博士并不罕见,罕见的是蔡伟是以高中学历考上的博士生,而复旦大学的教授也都接受了他,还对他精心培养。而在这之前,他还是一名街头的“三轮车夫”。

乍一看之下,蔡伟是靠了运气才进入复旦大学读博,但是李嘉诚曾说过“成功没有偶然”。回看蔡伟的人生,人们就会知道他的成功正是验证了那句“读书改变命运”。不过,说道读书,蔡伟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就都不好,1991年的时候也没有考上大学。

因为从小和毛笔字结缘,蔡伟提前就对语文开了窍,喜欢尤其对繁体字的构成十分好奇。别的小孩在外面玩,他时常抱着家里的词典一看就是大半天。等到了学校,蔡伟是出了名的偏科,除了语文,其他的科目蔡伟脑子里一点都装不下去。

从小学到高中,偏科的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理科成绩差到只有十几分,但是语文一直处于不败的地位。蔡伟还磨着父亲清单位给自己开了张锦州市图书馆的出入证,一到放学,图书馆便成了蔡伟的新教室。

父母对蔡伟的期望也并不高,反正蔡伟去图书馆看书也不费钱,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蔡伟已经迈入了国学的圈子,并且能够和国学专家们讨论学问了。蔡伟在国学网的网名叫“抱小”,意为“志向小学”。

“小学”这个国学专业词汇对于圈外人来说很陌生,这是中国古代对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统称,又叫“语言文字之学”。这是蔡伟在读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写的一篇文章的时候看到的,蔡伟也因此和裘先生结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高考落榜后,蔡伟去了胶管厂打工,过上了三班倒的生活,但是工作之余,他还是会跑去图书馆阅读。古书买不起,复印又实在太贵,蔡伟还要生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自己手抄古书。

1994年,胶管厂倒闭,蔡伟只好摆摊生活,图个温饱。蔡伟一边摆摊一边看书,这期间,裘先生还给他写了一封信,毫不吝啬地赞扬道:“你对传统‘小学’真心好之,不计功利,刻苦潜修,十分钦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997年,裘先生写文说自己对“佐子”两字不是很明白,并发表到了《文物》杂志上。蔡伟看了后给裘先生写信说“佐子”应该和“嗟子”同义,都是语气词,并且举例作证。裘先生因此对蔡伟刮目相看,并且认可了他的说法。

往后十几年,蔡伟和裘先生等国学专家保持着联系,互相讨论古文。2007年,裘先生等国学大师都注意到“抱小”沉寂了下去,通过多方打探消息了解到,原来是蔡伟的妻子生病了,他只能蹬三轮车赚钱养家,没有那么多时间研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裘先生可惜一个人才就要这么沉沦,便建议蔡伟考研。但是蔡伟的英语成绩实在太差,考研考不上,裘先生左思右想又找了一个法子。他作为复旦大学教授联合了北京大学的刘钊教授邀请他参与编撰《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

蔡伟的才华得到了真正地发挥,其他的专家们也自叹不如。于是,裘先生又其他两名教授联名举荐,让蔡伟取得了考博的机会,并且可以暂缓英语考试。2009年,已经38岁的蔡伟没有辜负所有教授的期许,考上了复旦大学的博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蔡伟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在读博期间醉心于研究。有时候他的博导裘先生也自叹不如蔡伟研究得深,认为以他的学识能力不应该只会停留在博士,而应该是教授。2015年,蔡伟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又遇到了挫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他已经40多岁,年纪已经很大了,又没有相关经验,直到半年后贵州安顺学院的图书馆才招聘了他,编写古籍书志。在这里他学历最高,也是唯一一个专业对口的。今年,蔡伟已经49岁,已经成为了安顺学院的讲师。

除了上课任教之外,蔡伟还是更喜欢被泛黄的古籍包围的感觉。当然,他已经靠读书过上了自己梦想中的生活。他的传奇经历不仅仅让人们惊叹,也更是鼓舞着人们对学问研究保持执着,在困难中坚持奋斗、永不放弃,成功后也不忘初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