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豪掷百万为孙子买房,3年后却发现非亲生,房子能要回吗?

文\好孕姐

老人疼爱孩子,是基于血缘关系。当血缘关系不存在,又该如何?

提起老人跟孩子,就不得不说这隔辈亲。亲到哪种地步呢?亲到让人觉得儿子是捡的,孙子是亲生的。对孙子各种宠溺,各种好,无论对孙子多好,都觉得不够。但是这种好,也是有附加条件的,那就是基于血缘关系。倘若没有血缘关系,那这种隔辈亲,就没那么亲了。

河北一位奶奶就遇到这种情况,3年前,她豪掷200多万,在三亚买了套房子,赠送给孙子,算是给孙子的礼物。这套房子,几乎花干了所有的积蓄。可她依然很高兴,因为是给孙子的,很值得。可3年后,奶奶遇到一件晴天霹雳的事情,孙子不是亲生的。

这下,可把奶奶给气坏了,一怒之下准备把房子要回。对此,网友中间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不该要回。毕竟不是孙子的错,他是无辜的。还有另一种声音说,该要回。房子是给孙子,现在他不是孙子了,房子当然要收回。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生活在法治社会,得看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后来,法院根据奶奶出具银行转账凭证,买卖合同证实,她是全额出资购买,并赠予给孙子,写在他名下的。因血缘关系赠与,因没有血缘关系收回,这房子该是奶奶的。

房子可以收回,但付出那么多年的感情又该如何收回。当初一个决定,伤害几个人。这其中的谁是谁非,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从另一个方面看,这隔辈亲着实感人。但大家需要理智看待隔辈亲,讲真的,隔辈亲并非都是好事。

隔辈亲对孩子的危害

▶让孩子对妈妈产生误解。

若是单纯的隔辈亲,顶多是让孩子有一些不良习惯。可若不是单纯的隔辈亲,那就容易离间亲子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宝妈为孩子的牙齿和健康考虑,会严格控制他们吃糖的频率和量。但疼爱孩子的老人呢,总会偷偷的让娃吃糖。边吃边说:妈妈坏,不让乖乖吃糖。

孩子没有分辨能力,认为谁给他糖吃,谁就对他好,进而觉得爷爷奶奶最好。有最好,就有最坏,宝妈不幸背锅。这种情况就造成,孩子跟妈妈不亲,觉得她对自己不好。不说亲子关系如何,单说这不加节制的吃糖,让其长蛀牙,就不是什么好事。

▶让孩子失去独立能力。

现在的老人照顾孩子,就像照顾祖宗一样,要什么给什么,吃什么买什么。不仅如此,还事事包办,什么都替孩子做。老人爱孩子的心理可以理解,但他们这样,会导致孩子什么事都不会做,没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变成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霸王。

▶导致孩子体质变差。

大家有没有发现,老人照顾的孩子,一般体质都比较差一些。就像我们小区一个孩子,天天流鼻涕,经常生病住院。为什么呢?因为老人过度保护,天一冷,就穿好几层,大夏天,长衣长裤。孩子被娇惯的厉害,又不经常去室外,缺乏锻炼的机会,导致一遇到冷风,就感冒,体质也越来越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何防止隔辈亲的溺爱?

▶主动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

讲真的,造成老人溺爱孩子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责任的缺失。孩子一生下来,就交给老人照顾,自己像个局外人一样,只偶尔过问。这种情况下,老人因为从小照顾孩子,感情深厚,就不可避免的溺爱孩子。

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父母最好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主导教育权。至少在孩子3岁之前,一定要亲自照顾。有句话说得很好:父母在孩子身上偷的懒,最终会被加倍奉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提前对老人表明双方立场。

首先,子女要向老人表达感谢,说自己清楚照顾孩子的辛苦,肯定他们的付出。其次,告诉他们,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所以在教育上一定要严格。还希望老人可以理解,配合他们,不溺爱孩子。最后告诉老人,自己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拥有对孩子的决定权,老人要注意分寸。

隔辈亲体现了老人对孩子的爱,但这爱是要有分寸感和界限感的,掌握不好,容易变成隔辈溺爱,爱就成了伤害。

【话题讨论:你们家有隔辈亲的情况吗?又是如何应对的?】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欢迎关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学备孕、孕产护理、宝宝健康、成长发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