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日记!从西藏到内地,再回到西藏,那些出走的孩子们

1984年,针对西藏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的现状,党中央作出“在内地创建西藏学校和举办西藏班”的重大战略决策。利用内地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优势成立内地西藏班(校),招收西藏自治区的学生,开启了在内地为边疆民族地区大规模培养人才的先河。截至2020年,内地西藏班已开办35年,全国共有21个省市的76所中学招收内地西藏班学生,已为西藏累计培养输送了十几万名毕业生。

就读内地西藏班,对很多西藏的孩子来说,那是改变一生的开始……

牧区少年变身记

牛粪屋里最甜的西瓜

努木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洛麦乡人,家里世代以牧业为生。家里兄弟姐妹八个,努木排行老四,他是家里唯一走出大山上学的孩子。

内地西藏班是1985年开始的,86年努木参加了内地西藏班的考试。那时,努木的父母压根儿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政策,努木父亲问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到内地不会饿着吧?老师说没问题,内地条件好得很,因为比较相信老师,所以家里就没有阻拦努木去内地上学。就这样,努木成为乡里第一个考上内地西藏班的学生。

那时,努木除了那曲,哪里也没去过,内地对他来说简直遥不可及。出发的时候,家里给努木只准备了几件换洗的衣服,还有小学用的一个书包。所谓的欢送活动,就是父亲买了一个西瓜到熟人家,在那家放牛粪的屋子里,一起吃了,就算是欢送。努木说那个西瓜是他至今吃过的最甜的。

努木和伙伴们去内地时,那曲地委行署的领导为大家送行,领导叫每个人从地委大院里面弄一把土,放在精心缝制的布袋里,让他们带到学校去。

有种说法是如果到别的地方去,吃点家乡土可以治疗水土不服。更大更深的意思是地委行署领导让这些孩子不要忘记家乡,要好好学习。

当时努木和同学们从拉萨坐飞机到成都,再从成都坐火车到天津红光中学,可到了学校第三天,努木就去找老师说不想学了,觉得这个地方他待不了,一句话都不懂。老师说可以考虑,但是要先上一个学期。老师善意地骗了努木,好让他安心上学。

当时学校伙食很丰盛而且免费,衣服也是免费发的,老师还专门给努木和同学们做了藏装,但努木还是好长时间都无法适应。读书期间,努木主要通过写信与家人联系,但因为冬季和夏季牧场不一样,家搬到哪里努木都不知道,所以通信真的很不方便。

努木说父亲是他一生都没有超越的人,是他一生的荣耀。每次收到努木的信,父亲都会回信,这成了他们之间最重要的回忆。刚到内地的时候,努木非常想家,他说多亏学校里的老师们像父母一样照顾他,他才能够坚持下去。

不退缩是牧民的天性

到了内地班,努木很努力地学习。他的学习没人逼,是自发的。草原上几百匹马在奔跑,即便是劣马也会尽全力奔跑,因为集体在奔跑,不可能一个人偷懒,牧民天生有不退缩的性格,他说。

有时候努木早上五点起床,在路灯下面看书;有时候寝室灯关了,只有厕所有灯,就搬一个小板凳,在厕所里看一两个小时。环境对一个人成长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学习思维、学习能力。有一个图书室里的工作人员,孩子们叫她任妈妈。她跟努木说,汉文比较差,就可以多看汉文的书,她给努木借的第一本书是历史人物成长故事。后面大概一个多月,努木看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小说、土地改革时期的小说、红军长征时期的小说……慢慢地他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利用各种条件不断地汲取知识。高中毕业以后,努木进入了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学系。直到现在他一直在这个专业领域里工作。

努木在天津红光中学的毕业证书

努木大学毕业回家乡的路上,遇到同村的长者尼玛扎西,他是一个非常擅长讲故事的人,一路上给努木讲婚礼说唱曲,努木就在马背上记,记了大概有20多页,那一刻他感触非常深,那么好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一直都是口头相传,没有形成文字。努木决定要把它尽可能地保存、传承下来。后来他把草稿整理出来,发表在《邦锦美朵》杂志上,这让努木有一种无法言语的成就感,也为今后的工作做了铺垫。

由于地理的隔阂,风俗的不同,努木发现生活中他经常和别人产生误解,后来他做起文化研究后才发现,不管是民族之间还是国家之间,交流沟通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交流了,交往了,才能互相了解。

努木现在的工作是翻译,也是副译审,把文章从藏文翻译成汉文,这也是文化交流的一个方面。在内地西藏班的这些经历,让努木不仅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也了解了不同文化、不同风俗。

我只想唱首歌

努木说,西藏是他的故乡,天津是他的第二故乡。

回顾内地西藏班的生活,不管从精神层面、心灵层面、习惯层面还是学习层面都受益太多,给他带来了非常多看得见看不见的财富。

参加内地西藏班,努木看到家乡的面貌和城市有着强烈的对比,所以激发了他幼小心灵中的“使命感”。努木说,他自己作为一个牧民经过内地西藏班学习,变成了文化工作者,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作为一个亲历者,作为这个政策的受益者,他说:“假如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选择上内地西藏班,现在我的孩子也在上内地西藏班。我也想对后面上内地西藏班的孩子们说,要好好学习,因为机会特别难得,时间非常宝贵,人生阶段里初中高中只有一次,有很多知识可以在那里获取,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也在那里。那曲有一首歌:‘山有三座峰,各自立一方,但山上的白羊是相通的;人有蒙藏汉,各自在一方,但心灵是相同的。’我想用这首歌来表达我的感恩之情。”

偏僻墨脱

阻隔不了奋进的脚步

格桑德吉出生于西藏墨脱,是门巴族。八九十年代的墨脱,孩子们只能上到二年级,之后政府会把学生送到林芝二小继续就读。林芝二小每年都有几个学生考入内地,老师也会向同学们介绍内地西藏班的情况,这让格桑德吉非常向往。

格桑德吉梦想考入内地,渴望通过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生。

最终,格桑德吉班里四十个同学,三十八人考入内地西藏班,她也是其中之一,墨脱籍的学生被分到了湖南岳阳一中。

当时在林芝就读时的格桑德吉一年只能回家一次,从林芝到波密需走两三天,路上还会遇到塌方、泥石流,到波密后再走四五天,才能到墨脱,常年见不到亲人。小学毕业后又准备去西藏班,格桑德吉就没有回家,后来还是父亲特意赶到林芝看望了格桑德吉,算是送别。

格桑德吉和西藏班的学生们一起从林芝出发,到拉萨坐飞机到成都,然后坐火车,三天后抵达了岳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到了岳阳后,学校老师们体贴热情、宿舍干净整洁、饭菜也非常可口。格桑德吉逐渐适应了在岳阳读书的生活。

大概过了半年,有一天老师喊格桑德吉去接电话,原来是父亲打电话到学校找她,问她怎么这么久没有音信,好像消失了一般。那时候,就学校办公室里有一部电话,格桑德吉根本不知道怎样与家人联系,竟然糊里糊涂过了半年。

学校的老师对西藏班的学生都很关心,格桑德吉的班主任秦丽霞老师每天都陪伴着西藏班的同学们。晚自习的时候,她会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然后帮助学生一个一个订正。同学们睡觉时,她也会到宿舍看一下。她亲切地呼唤同学们“宝贝”“小傻瓜”,同学们和她的感情很深。格桑德吉拿到 “最美乡村教师奖”的时候,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秦丽霞老师。

反哺家乡

1998年初中毕业,格桑德吉回了一次家,6月离开岳阳,回到家已是7月。路途遥远艰险,没有公路,还要翻越五千多米的嘎隆拉雪山,一路上更没有住宿的地方,只能搭个棚,或躲在大树底下,囫囵睡个觉。家里人不知道她要回去,父母见到她,只说跟以前不一样,心疼她走了半个月才回到家。

墨脱跟格桑德吉离开时相比,变化不大。乡政府仍旧是破败的旧房子,老百姓也还过着被固体胶封闭一般的生活,仍旧贫穷,仍旧落后。

在岳阳四年,格桑德吉发现内地时时在变,年年有变,但自己的家乡毫无改变。附近小孩知道格桑德吉从内地回来,都好奇地跑来看她,格桑德吉问他们上过学吗,结果大部分都没有,格桑德吉对孩子们说:“你们也要出去读书。”可孩子们连连摇头:“不敢,不去!”

这番话让格桑德吉内心刺痛,大多数墨脱的家庭,都没有接受教育的意识,一辈子困于大山,祖祖辈辈永远生活在贫穷中。当时的场景,激发了格桑德吉,她想回墨脱当个老师,帮助这里的孩子们走出大山,看一看大千世界。

中师毕业后,格桑德吉就准备回老家,当时好几个去了林芝、波密的同学劝她:“你别太傻了,难得从墨脱走出来,你还要回去吗?”“太笨了!要不要帮忙?”婉言谢绝后,格桑德吉直接去了墨脱教育局,明确表示希望回到帮辛乡,局长很高兴,立马批示,格桑德吉回到了梦想的起点—她的故乡。

做孩子们保学圆梦的天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墨脱到帮辛,没有公路,小道步行需要整整两天,在那里,格桑德吉开启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刚到学校时,五个班才四个老师,什么都教,语文、数学、藏文、音乐、体育,一个人几乎承包一个班。五年后稍微好一点,陆陆续续来了一批老师,但新老师基本都是从外地选派来的,本地的很少,难以面对墨脱艰苦的教学环境,来一批,半年、一年左右就走了,工作压力持续存在,只能咬牙坚持。后来,墨脱通路以后,重建学校,校园环境改善后,来的老师渐渐增多,稍微轻松一点。格桑德吉担任了十二年班主任,也兼任过德育工作、教务工作、财务工作,什么都做,什么都管,后来担任副校长、校长,十六年光阴就这样飞逝而过。

墨脱当时的习俗是,长到十四五岁,就可以成家立业了,有一个快毕业的小女孩刻苦努力,学习成绩很好,很有希望考到内地。从她身上,格桑德吉看到了自己当初求学的影子,但因为贫困,她的父母准备把她嫁出去。格桑德吉对她的父母说:”孩子读书挺用功,如果考入内地,将来有了工作,家里的状况就会改变,如果实在是太困难,我也可以帮忙。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有不少资助,除了少量路费、生活费,我在内地上学的其他费用都是国家资助的。”孩子父母既动容又无奈,说:“小孩已经给别人了,你到他们家再去说一下。”几经周折,格桑德吉才把那个孩子带回了学校,后来那个孩子考到了内地西藏班,现在也成了一名教师。

墨脱是全国最后通公路的地方,2013年通路后,墨脱老百姓接受现代教育的意识逐渐增强,孩子们也知道没有文化不行,政府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当地教育,去内地西藏班上学的孩子也多了。就在通路那年,政府对学校的老师们说:“我们牵头,资助保学的工作我们来做,你们安心教书吧!”驻村干部也参与保学工作,学龄儿童入学率跃升至百分之百。

荣誉纷至,初心依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3年9月,格桑德吉被评选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2014年,又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

2018年,组织将格桑德吉调到墨脱县完全小学任职,先后当选了林芝市党委委员、自治区人大代表,后来还当选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两会期间,格桑德吉同西藏自治区主要领导,一同步入人民大会堂,“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子女,一个普通的基层人民教师,能够走入国家最高级别的会议,跟那么多高层领导一起参政议政,这是我一辈子的荣幸。”格桑德吉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一切,都源于内地西藏班。通过去内地接受教育,她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更是用教育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用教育改变门巴孩子的人生。说到曾经的求学历程,格桑德吉想说的只有感谢,“感谢内地的老师,尤其是秦丽霞和崔光红老师,感谢他们不光教会了我知识,也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在我求学阶段,一块两块凑钱供我读书;还要感谢乡党委政府的领导,无偿拿出部分工资,资助我求学。我衷心祝福内地西藏班的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也祝内地西藏班的学弟学妹,努力向上,不忘初心,学成归来,建设西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努木和格桑德吉的故事来源于《共进与赋能:内地西藏班35年35人口述史》一书

如今,内地西藏班已进入第三十六个年头。十几万西藏孩子们通过这一学习机会,改变了人生。而这些出走的孩子,大多又回到了家乡,将知识用于改变落后的环境、用于建设美丽的家乡、用于帮助更多想见识广阔世界的孩子。他们的求学历程,也成为几代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来源:共青团中央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按摩的几种常用手法

6.搓法:用双手挟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

在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的西汉初期,皇帝颁布了什么养老诏令?

文帝即位后,颁布了《振贷诏》、《养老诏》等诏令,以振救、抚养贫困年老的百姓。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8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

赵国都已经快要灭亡了 赵王为什么还要杀李牧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赵王迁杀害李牧,无疑是自毁长城,直接导致了赵国的灭亡。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已经几乎无人可用了,所以,赵王迁这才让李牧率领代地的兵马来到邯郸,以此抵挡秦国大军的进攻。对此,在笔者看来,等到赵国灭亡之后,赵王迁才意识到自己冤杀了李牧这位良臣。

2021《榜样5》心得体会大全

2021《榜样5》心得体会大全导语:榜样这个词,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3月22日晚8点,反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的专题节目《榜样5》播出后,拨动着心弦,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从2016年10月《榜样》播出到《榜样5》,一个个榜样如星似月,照亮无数追随者前进的路。

科颜氏白泥可以去角质吗 科颜氏白泥保质期是多久

科颜氏白泥是很受欢迎的一款清洁面膜,科颜氏白泥是有去角质功效的,科颜氏白泥能去除肌肤废旧死皮,让皮肤恢复光滑细嫩的状态。科颜氏白泥去角质的效果很棒,但是要注意使用频率,过度清洁容易出红血丝,皮肤屏障受损,出现皮肤问题。科颜氏白泥保质期是多久科颜氏亚马逊白泥面膜开封后是12个月有效保质期。

安第斯神鹰的象征

安第斯神鹰是黑色的秃鹰,颈部底环绕有一圈白色羽毛,两翼上有很大的白斑,雄鹰则更为显眼。不像其他猛禽,安第斯神鹰的雄鹰体型较雌鹰大。安第斯神鹰主要是吃腐肉的,喜欢如鹿或欧洲牛等大型动物的尸体。安第斯神鹰是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及秘鲁的国家象征,且经常出现在南美洲的传说及神话中。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