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如何养殖好?

小龙虾的生长主要靠饲料提供的营养,因此,饲料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子。水质对龙虾产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环境:说不要多,过背即可,如果水深可放置石块供其攀爬,在水中溶氧量不足以及夜间睡觉时,它都可以把一半鳃露出水面呼吸,同时注意防逃,这家伙可以用钳子开路夹着电线一类的细小物体逃逸。

 


 

食物:克氏属于广食性,在野外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都会摄取,人工下想养长久也一样,不能光喂同一种食物,建议最好喂小虾和小鱼,其中的钙质可以帮助虾内部新壳的成型以及提高蜕壳的成活率,植物蛋白的话尽量喂洗干净的蔬菜, 免得农药对小龙虾的神经中枢造成毁灭性伤害。

 

蜕壳:蜕壳前几日会不进食,那时候就不要去动它了,静养;蜕壳后的几日也莫动,那时候它最脆弱,除了牙齿都是软的,温度越高硬化的越快,那时候最好别去抓它,容易造成外壳变形,外壳硬化后,要加大喂食量,蜕壳等于涅磐,消耗了它大量的能量。

 

1)放苗数量

 

投放小龙虾苗的数量直接影响到产量,是产量的第一重要因子。数量多,则相应产量要高,反之则产量低。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产量也是有极限的,因此,投苗数量只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成活率

 

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量。成活率越高,则产量越高。要想尽办法提高成活率。

 

3)出产规格

 

出产规格的大小与产量成正相关,即规格越大产量越高。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小龙虾的生长规格是有极限的,目前了解到的最大规格也不足150克,常规养殖中出池大规格60--80克。二是养成一定的规格是要时间的,规格越大,养殖需要的时候越长。要注意算好出产规格和养殖时间帐。

 

4)饲料  

 

小龙虾的生长主要靠饲料提供的营养,因此,饲料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子。净产量=投饲总量/饵料系数。一般而言,投料越多,产量越高,反之亦然。饵料系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量的低高。

 

5)疾病

 

疾病(含水质、毒物等引起的应激及死亡,下同)的发生,直接影响小龙虾的成活率,因此间接地影响到了产量。在养殖过程,尽量避免疾病的发生才能有效地确保预期产量。

 

6)捕捞

 

产量的多少,捕捞是关键。捕捞工具的好坏影响了当季的产量,捕捞次数的多少决定了全年的产量。

 

 

7)温度

 

小龙虾在盛夏和冬季都会进洞越夏和越冬,这两个季节基本不长。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小龙虾才会生长,才可能会有净产量。

 

2.提高产量的举措

 

高产不一定有高效,我们提倡在一定产量的基础上,轻产量,重效益。要始终把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年亩总产以600斤左右为宜。

 

1)放苗数量适度

 

投放小龙虾苗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水体环境、计划上市时间、管理水平、市场价格等因素来综合订制。比如要错过黑色五色上市,第一批早虾尽量控制在每亩5000只以内,通过稀放速成、提早上市,来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这时的产量往往放在其次地位来考虑。其他时间段亩投放量以不超过10000只为宜,全年亩产量达600斤左右。

 

2)有效提高成活率

 

成活率的提高措施有很多,比如:就近采购虾苗、购买优质的规格齐整的家养苗、投放大规格苗、补新水、换水、调水、解毒改底、及时补钙、提前防病、及时治疗、及时上市等。以上措施要综合运用,贯彻养殖过程的始终。

 

3)根据市场养规格

 

不论产量如何,最终以盈利为目的。即使无法盈利,也要及时止损。按市场规格越大价格越高的规律,尽量养成大规格上市。

 

4)投喂膨化饲料
 

小龙虾因肠道极短,因此对饲料原料的颗粒大小和消化吸收率要求较高。所以,饲料超微粉是必须的。同时膨化饲料易于被小龙虾吸收,而普通颗粒料是半熟料,因此,建议选择膨化饲料为好。膨化饲料有效提高产量的同时,相比颗粒料让小龙虾达到相同规格,时间要缩短5~7天。另外,尽量用一些大品牌饲料也是明智的选择。

 

5)有效防控疾病

 

所有疾病都重在预防。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是有效防控疾病的总原则。每种疾病都有其流行季节,在疾病到来之前调好藻相菌相,通过适量补维生素微量元素抗应激因子黄芪多糖等类补物增强小龙虾的体质,甚至在病毒性疾病暴发前全部捕捞上市,这些都是可供借鉴的好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产稳产。

 

6)合理轮捕轮放

 

轮捕轮放分一次放足多次捕捞和多次投放多次捕捞。不论是哪种措施,都能有效提高产量。

 

7)延长生长时间

 

针对小龙虾高温越夏、低温越冬均不长的生理特征,可在夏季高温提供遮阳物降温,在冬季低温期搭建温室(棚)升温,这样就改变了小龙虾的外部环境,让其在高(低)温重新恢复生长。这样一来,高(低)温季节都利用上了,因此产量肯定就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养殖龙虾需要什么条件

 

一是营造良好的龙虾生长环境。龙虾属有壳类动物,与蟹相似,有一对特别发达的螯,有掘洞穴居的习惯,一般在水边近岸掘穴。龙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光线强烈时,则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根据龙虾的习性,可在河塘边加设50cm高的防逃网,防止龙虾外逃。同时河塘模拟自然条件下龙虾的生态环境,池边浅种植10%~15%的水草、隐蔽物,营造龙虾栖息和脱壳的环境,减少相互残杀。

 

水质对龙虾产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cm~40cm,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