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龙虾常见十种不良水质及处理方案

藻相:以裸藻、鞭毛藻、褐藻为主。透明度较低,水质老化。

养殖小龙虾常见十种不良水质及处理方案


1.酱油色水

 

藻相:以裸藻、鞭毛藻、褐藻为主。透明度较低,水质老化。

 

产生原因:投饵不当,水质老化,池底高度恶化,水中有机质较多。

 

不良影响:藻类不易消化,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容易滋生寄生虫,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偏高。

 

处理建议:排水后上午使用表面活性剂类药物解毒护水,下午使用改底药物,次日使用芽孢杆菌调节水质,并注意防止缺氧。

 

2.灰褐色水

 

藻相:水中以老化藻类为主,缺少新生藻类。

 

产生原因:老化藻类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增加,水体缺乏藻类必需有微量元素,叶绿素含量减少。

 

不良影响:在池塘表面形成泡沫或出现油膜。“倒藻”或“转水”时易产生这种水色,有机物含量高,容易引发疾病。

 

处理建议:排水后当天施用改底药物,次日使用复合芽孢杆菌和多糖类重金属络合物如商品药物鱼虾可乐来调节水质。

 

3.暗绿色水

 

藻相:以蓝藻门的微囊藻和绿藻门的纤维藻占优势,俗称“湖靛”。

 

产生原因:池底老化,气温和水温偏高,水体缺乏营养,过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导致水体高氮和高碱度,微囊藻和纤维藻大量繁殖。

 

不良影响:在水面形成一层油漆状绿色油膜,有难闻气味,阻止了水体和空气的物质交换,水体PH值波动很大,藻类死亡后产生藻毒素,氨氮、亚硝酸盐偏高。

 

处理建议:排水后使用表面活性剂类药物解毒护水 ,注意防止缺氧。第二天上午施用底改药物,下午使用复合芽孢杆菌等调节水质和底质。

 

4.白浊水

 

藻相: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很少,泥沙等悬浮颗粒较多。

 

产生原因:轮虫、枝角类、纤毛虫等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水中的藻类大部份被吞食。严重时水面泛红,成块状分布。

 

不良影响:水体中PH值和溶解氧偏低、亚硝酸盐较高,细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

 

处理建议:早晨6点左右使用纤虫净和表面活性剂类药物,次日施用氨基酸肥水素和EM菌 ,培肥水质。

 

5.黄色水

 

藻相:以双鞭毛金藻或三毛金藻为优势。

 

产生原因:水中有机物含量高,微生物分解后,池塘底部PH值下降,盐碱地新开塘容易出现这种水色。

 

不良影响:藻类含有毒素,易引起水产动物中毒。

 

处理建议:首先使用商品药物底居安等以四羟甲基硫酸磷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和表面活性剂解毒护水 ,次日施用生物底净王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6.土黄、白浊水

 

藻相:没有藻类,以细粘土为主。

 

产生原因:雨水冲刷,水体突变导致藻类死亡,上、下水层对流产生“浮底”。

 

不良影响:溶解氧低、透明度低,水体理化指标不稳定,波动大。

 

处理建议:首先澄清水体,上午使用商品药物净水王等吸附净水类药物 ,下午使用改底药物等,次日施用氨基酸肥水液和EM菌等,培肥水质。

 

7.红色水

 

藻相:以甲藻和裸甲藻为主。

 

产生原因:水体有机物过多,氮磷比例失调或微量元素缺乏。

 

不良影响:环境变化时,甲藻容易死亡。产生藻毒素,引起鱼虾中毒。

 

处理建议:首先施用表面活性剂解毒护水,第二天使用底居安类药物,第三天使用复合芽孢杆菌调水。

 

8.澄清水色

 

结构:水体中基本无藻类。

 

产生原因:水体受重金属离子污染或缺乏营养元素,藻类没有繁殖起来,。

 

不良影响:水体极不稳定,鱼虾产生强烈应激反应,幼苗缺乏适口饵料。

 

处理建议:首先使用表面活性剂解毒护水,严重时可用2-3次,次日再施用氨基酸肥水液和商品药物虾蟹可乐等复合营养物质肥水。

 

9.发光水

 

形成原因:水体发光的原因是发光细菌,发光甲藻和夜光虫大量繁殖所致。

 

不良影响:水体产生毒素,很难培肥,鱼虾高度应激、厌食,水中溶解氧降低,下风水面漂浮黑色油膜,有腥臭味。

 

处理建议:首先使用表面活性剂解毒护水1-3天并加大增氧,然后使用底改药物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10.土皮

 

形成原因:藻类死亡后的尸体、有机碎屑和多种原生动物组成。

 

不良影响:白天土皮浮在水面上面,晚上下沉,阻隔水体的物质交换,水中溶解氧降低,寄生虫和致病菌大量繁殖,对鱼虾产生毒素。
 

处理建议:使用表面活性剂解毒护水,第二天使用改底药物和氨基酸肥水液调节水质。

相关阅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