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鱼养殖方法有哪些都是新方法?

泥鳅是常见的一种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很多人都喜欢食用泥鳅,养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且养殖技术也非常简单,因此有很多人想通过养殖泥鳅来发家致富。那么泥鳅鱼养殖方法有哪些都是新方法?一般适合初次养殖户养殖,注意泥鳅外逃及工业、农业污染即可。为有利于泥鳅管理着想,用于养殖泥鳅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

泥鳅是常见的一种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很多人都喜欢食用泥鳅,养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且养殖技术也非常简单,因此有很多人想通过养殖泥鳅来发家致富。那么泥鳅鱼养殖方法有哪些都是新方法?
 

 


 

鳅养殖技术一:池塘养殖

 

池塘分两种,分一般自然泥塘和人造池塘,天然泥塘简单,投资少,泥鳅食物充足,亦可自繁自育,一次投入多年收益,经济实用,效益高。无任何风险。一般适合初次养殖户养殖,注意泥鳅外逃及工业、农业污染即可。人造池塘可建成土池或水泥池。

 

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为了便于管理和投饲料,池水太深太浅都不好,50厘米较理想。适合大规模养殖,一般亩产效益3万元以上。

 

鳅养殖技术二:稻田养殖

 

稻田养殖分沟溜式和田塘式两种,沟溜式就是在稻田中挖鱼沟、鱼溜,作为泥鳅的主要栖息场所,一般按“井”字、“十”字等形挖掘。鱼沟要求分布均匀,四通八达,有利于泥鳅的生长,宽35厘米,深20-30厘米,鱼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10%。田塘式是在稻田内部或外部低洼处,开挖鱼塘,鱼塘与稻田沟渠相通,沟宽、沟深均为50厘米,鱼塘深1-1.5米,占稻田总面积的10%-15%。注意稻田施农药对泥鳅的毒害,一般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一般亩产效益在5000元以上。

 

鳅养殖技术三:木箱及水缸

 

养殖在农家庭院房前屋后、空闲地,可以用木箱或水缸养殖。用粪肥、泥土或稻草和泥土混合物填入底层,厚度为30公分,水深保持30-50厘米,有进出水口。木箱水缸可连成一串或者一片,集中养殖便于管理,避风向阳为佳。一般每平米可产泥鳅8-10公斤。

 

鳅养殖技术四:网箱养殖

 

在湖边、河边、大泥塘中以及山间常年流水不断的小溪里,可以用网箱养泥鳅,面积40-50平方米,网箱四角用竹杆插入底泥,网底紧贴泥面,网箱中放入三朵多孔板或二捆秸杆充做人工鱼礁。网箱用聚乙稀材料制成,一般40目网眼。每平方投放鳅苗2000-3000尾,早、中、晚各喂一次食,经常检查网衣是否破损,网箱养殖管理方便,易捕捞,随养随卖。网箱养殖一般效益在每平方米100元,即一个网箱可获纯利5000元左右。

 

鳅养殖技术五:水生作物

 

鱼、鳅混养泥鳅是底栖杂食性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在鱼池塘中,混养泥鳅不用投饵,泥鳅是鱼池中的清洁工,泥鳅可以和草鱼、链鱼、鳙鱼、鲫鱼等一起混养,不宜与青鱼、鲤鱼、黑鱼一起混养,它们吃泥鳅。一般每亩可收商品鳅150公斤左右。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很多种植莲藕、菱角、荸荠、茭白等水生作物,在这些水生作物田里,可混养泥鳅,这些水田水体深,底泥有机物丰富,田中很少使用农药,比水田、稻田更适宜养殖泥鳅。只在水田里挖一个面积三平米左右的深水沟,以供泥鳅越冬和收捕泥鳅用,一般每亩收获商品鳅200公斤。

 

鳅养殖技术六:专业养殖

 

利用农田、荒地建造标准化池塘,一般面积2-3亩一个池,长方形,东西走向,南北窄,日照光线好,便于管理。池深1米到1.2米,水深60-70厘米,四周用网子围起来,防止泥鳅逃跑和有害动物的侵害。池子设计进、出水口,便于换水使用。每亩投放500公斤左右5-8厘米鳅苗,效益亩产3万元以上。此种模式适合专业户,大面积养殖,产量高,成本低,是目前我公司主要推广的模式。推荐阅读:

 

怎么养泥鳅鱼?

 

饲养池建造

 

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2、清池消毒

 

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苗种放养 鳅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

 

选择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体长3~4厘米的鳅种50~60尾。 饲料投喂 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

 

3、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

 

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

 

水质管理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养殖一亩田泥鳅究竟需要投入多少能挣多少钱?

 

养泥鳅主要的投入是苗种和饲料。

 

新手养殖泥鳅大多会选择寸苗(3-5厘米规格的泥鳅苗)。目前养泥鳅寸苗一亩田,需要约3500元投入。

 

饲料主要选择蛋白含量在36%以上浮性鱼饲料,根据现在的养殖水平,养殖一斤泥鳅的饲料成本是4.8元。泥鳅的亩产量一般在2000斤以上,饲料成本需要9600元。

 

其它开支,养殖正常预防消毒及调水用品约需500元,其它水电维护等约需500元。

 

总共成本投入约14100元。

 

亩产2000斤泥鳅,以目前的市场批发均价11元算,可收入22000元。

 

扣除养殖总成本,一亩泥鳅可以赚7900元。泥鳅寸苗的养殖周期约100天。全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可以养殖两季。

 

随着养殖户养殖技术不断提高,现在自繁自养或购买水花苗养殖的也越来越多。养殖泥鳅水花苗投更少,一亩苗种投入约1200元,养殖效益更高。

泥鳅鱼养殖场怎么建?

 

池塘养殖泥鳅可以是土池,也可是水泥池。现对养泥鳅的池塘建造问题做具体介绍。

 

一、面积。为有利于泥鳅管理着想,用于养殖泥鳅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应根据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如土地面积、资金等进行规模设计。或进行单池建造,或进行连片建造,或进行苗池、种地、成品池配套建造。初期养殖泥鳅应尽可能低利用原有塘、坑、洼地等,对其稍加改造,进行,可减少基建投入。鳅鱼苗池、鱼种培育池与成鳅池面积不同:兼为产卵、孵化池的泥鳅苗池每口8~12平方米;鱼种培育池每口20~50平方米;成鳅池每口200~1000平方米。上述数据只是一般情况,具体可根据地理环境、生产规模等灵活安排池的面积大小。

 

二、土池挖建宜在报税性能好的黏土或壤土地进行,池壁要有一定的倾斜。最好可用水泥、砖,石护坡勾缝。夯实池底及四壁,以防泥鳅逃逸。池深0.6~1米,水位保持在30~50厘米。

 

三、水泥池建造有三种方式,一是地下式,二是地上式,三是半地上式。用砖、石砌池壁,水泥光面,壁顶设防逃倒槽,约12厘米。水泥池池底先打一层三合土,为防渗漏,要在上面加垫一层油毛毡或加厚的塑料膜,然后再浇一层混凝土,厚5厘米。饲养方式不同,池深不同:有土饲养时,池深为0.7~0.8米,无土流水饲养时,池深为0.5米。最好用壤土回填到池底,不能用黏土。

 

四、每口土池或水泥池均应设独立的进排水口和溢水口。为了使池水能够排尽,池底应有1%~2%的比降。进水口要比池水水面高,在池底集鱼坑的底面设排水口。根据池子大小决定集鱼坑大小。有土饲养时,应在集鱼坑四周设挡泥壁,并在泥面水平处增设一个排水口,进排水口及溢水口都要设防逃栅罩。


人工养殖泥鳅视频



推荐阅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