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苗培育技术

泥鳅是鲜嫩味美的水产养殖类动物,市场需求大,只要有输出基本就有需求,野生泥鳅数量很少,也有一定的季节性限制,因此人工养殖可以极大程度的填补市场空缺,非常具有养殖前景的,那么要想养殖好泥鳅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泥鳅苗培育技术。池塘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以上,泥鳅苗经过1周的培育过程,即可分塘养殖。

泥鳅是鲜嫩味美的水产养殖类动物,市场需求大,只要有输出基本就有需求,野生泥鳅数量很少,也有一定的季节性限制,因此人工养殖可以极大程度的填补市场空缺,非常具有养殖前景的,那么要想养殖好泥鳅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泥鳅苗培育技术。下面让我们大家来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吧。


 

一、环境条件
 

属于水产养殖,泥鳅生长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养殖池应修在环境好,水源充足,水质好、可以方便排水的农田上方缓坡。要求设施齐全,供电正常,排水系统完善,可分开排水。根据培育数量和放养密度,养殖池面积一般在60到100平方米,池深一米左右。需要在池底及四周覆盖塑料布垫底,放置几十厘米深的淤泥作为自然生活环境。所有的接水排水口都必须是自动调节的塑料网拦截方式。养殖池整个周边需要用铁丝网或其他物品筑起围墙,防止逃跑。
 

二、准备工作
 

(1)苗种下池前半个月左右,清整池子,查看情况,疏通进排水管道。放干池水,晒池直到池底呈现白色状态后进水10cm左右,用适量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以彻底消毒杀菌,以免影响苗种的成活率。
 

(2)鳅苗下池前几天,注水30cm左右,进水口要用细布覆盖布过滤。同时投放一些充分腐熟消毒的有机肥改善水质,为苗种提供天然食物。在鳅苗下池前1天,要用干净的容器取水检测有无病原菌,放入健康苗种观察大约一天。一般五月放养。根据具体池子大小决定放养密度。先使用暂养箱暂养半天后再入池,以适应池中环境。观察生活正常后,苗种大约一致大小的放在一个池中,避免残食。
 

三、饲养方法
 

(1)鳅苗孵出几天后就是鳅苗培育阶段。孵化出后几天卵黄吸收完了,必须觅食。少量多次追肥过磷酸钙,每天早晚沿池边四周均匀泼洒加少量的蛋黄,牛奶的豆浆一次,促进发育。过半个月到二十天后,随着生长逐渐增加投喂量,豆浆磨细洒均,延长豆浆颗粒水中的滞留时间。
 

(2)长到2cm后,将同样生长速度的苗大概100尾分到同一个池子里,喂食如糠饼,菜饼,麦麸等,添加适量微量元素,视水温正常投食增多。当气温过高应少投喂。隔3天换水一次,气温过高盖遮阳网防止夏眠,培育一个月,大概长到5—8cm时就可以分发养殖。
 

四,怎样做可以提高泥鳅苗的成活率
 

1,泥鳅孵化池最好是大于20米2的水泥池,孵化出苗3天后,不急于分塘培育,采取原池培育壮苗下塘,期间投喂适量的蛋黄,培育1周后鳅苗长到1厘米左右,体质增强,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再分塘。
 

2,在放苗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待1周后水体毒性完全消失后,方可放苗,并在放苗前事先放入数尾泥鳅苗试水,4~8小时内无异常反应,泥鳅苗方可正式下塘,池塘水深一般保持在30~50厘米。
 

3,放苗前亩投放300千克腐熟的粪肥,以培育天然饵料,3~5天后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繁殖到高峰期,及时投放苗种。
 

4,每亩投放泥鳅仔鱼15万尾左右,泥鳅苗下塘后每天亩投喂泥鳅苗专用粉料或自制的粉料,不主张投喂豆浆,豆浆虽然适口,但是肥水快不容易控制水质。
 

5,培育泥鳅苗种的初期对水体溶氧要求很高,一般水体溶氧量应达到4~5毫克/升,采用喷头洒水增氧效果较好,水花小而密,不会对体质弱小的鳅苗产生伤害。池塘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以上,泥鳅苗经过1周的培育过程,即可分塘养殖。
 

五,养殖前景分析

 
1 ,消费市场泥鳅多年来销路都很不错。
 
港澳台市场也反复向要地本地要货,且数量较大。据国内外泥鳅市场观察表现,中国的泥鳅在日本、韩国市场上也深受欢迎。从2000年至今,小泥鳅连续10多年走俏市场。国内市场年需求量为12万~16万吨,但市场只能提供6万吨,缺口很大。2002年每千克16元,2008年又上升至26~46元。虽然前三年价格有点不稳定,但是泥鳅的市场需求量是呈上升趋势的。因此,泥鳅在国内外市场的容量和贩卖潜力很大。要是我们在现有根本上增长科技和物质投入,扩大泥鳅养殖范围,实行苗种作育、成鳅养殖、泥鳅加工和贩卖成龙配套,肯定会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市场行情分析
 
(1)泥鳅价格:经过2013年-2017年的大起伏后,在2020年呈现稳定趋势。全国泥鳅养殖的兴起,虽占了有利地理位置,但也带动了很多城市消费,泥鳅不再局限于几个火锅城,消费会带动市场供求。养殖户的年龄趋向于年轻一代,新的理念和技术的推广,会养出绿色健康的水产品。且对外出口已开始恢复,这可大大扩大消费人群。2020年养泥鳅前景如何呢?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对环境掩护意识空前提高,对食品宁静和人类自身的康健越发关注。因此,渔业生产必须从重数量轻质量型渔业转向无公害水产品康健养殖。现在水产养殖中的质量问题是制约着渔业生长和市场竞争力的紧张抵牾之一。它不但影响着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而且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康健及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泥鳅养殖必须走康健养殖之路,只有这样,才气使泥鳅养殖生产连续生长,养殖产业及其市场前景才会不停扩大。
 
(2)养殖优势:泥鳅的饲养对于其他鱼类也是要低很多的,并且它的成活率也很高,所以说不需要投入太多和损耗太多。总结来说就是泥鳅养殖相对投资要少,并且资金压力的状况也比较小。所以很适合很多人来养殖,泥鳅养殖利润也是很明显的。
 
六,现在养泥鳅怎么样?
 
1,一亩左右,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嫩苗5万—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锹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2,以1亩水面的泥鳅,投苗400斤为例。
 
(1)场地租金:(各地不同,自己调节数据)。1亩泥鳅池塘,场地租金成本500元左右.
 
(2)场地改造:挖机施工每小时160元需工作4小时等(现有池塘除外)需640元。
 
(3)购苗种资金:1亩水面,投放泥鳅苗400斤以28元/斤计算需11200元 。
 
(4)饲料成本:投放400斤泥鳅苗,产出2800斤泥鳅计算,按我公司的饲料配方养殖。如:水生物、蚯蚓、米糠、麦麸、豆渣、豆饼、小麦、玉米、鱼粉等做饵料,饲料成本在3200元左右 。
 
(5)其他费用:渔药、水电、网具等其他开支400元 。
 
(6)养殖周期:泥鳅一般饲养3-4个月达到上市规格,养殖总成本15940元 。
 
(7)产出:养殖1亩泥鳅,投苗400斤,可产商品泥鳅2800斤左右,商品泥鳅的市场价格按保底价12元/斤计算,2800斤泥鳅收入为33600元。
 
(8)利润:收入33600元-投资15940元=17660元/亩(如一年投种苗2批效益更高)泥鳅养殖特别提示目前市场上有人工和野生苗两种,均可用于养殖,但养殖效益有很大差别。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