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注意事项到底有哪些?

泥鳅属较有特色的水产品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销路较好,不少养殖户通过养殖泥鳅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养殖泥鳅与养鱼相比,由于其耐低氧,管理更加粗放。中后期随着泥鳅个体长大,池塘不会再滋生这些害虫。泥鳅养殖之成鱼养殖,池塘养殖注意事项。此外要经常检查泥鳅的养殖池,注意堵塞漏洞,防止逃跑。

泥鳅属较有特色的水产品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销路较好,不少养殖户通过养殖泥鳅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养殖泥鳅与养鱼相比,由于其耐低氧,管理更加粗放。但对新手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养殖失败导致亏损的养殖户也比比皆是。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事项事项的管理,否则想实现养殖效益很难。

 


 

一、敌害

 

敌害对泥鳅的危害特别严重,尤其是泥鳅寸苗以前,对蜻蜓幼虫、水蜈蚣等没有抵抗能力,若此期间敌害滋生,泥鳅苗的成活率非常低,甚至全军覆没。中后期随着泥鳅个体长大,池塘不会再滋生这些害虫。但寸苗以后,由于泥鳅常于池塘水面活动,白鹭、夜鹭对其危害较大,若不做防护,池塘的泥鳅会被其逐步残食而数量越来越少。

 

二、饵料

 

泥鳅属杂食性,对饵料要求比较粗放,一般采用配合饲料投喂即可,但这是泥鳅苗个体稍大亦是如此。但当刚孵化出的水花苗,投放池塘后,由于其口器较小,不能直接采食人工饵料,需要提前培育准备小球藻、轮虫、枝角类及桡足类等生物饵料,否则将导致成活率低下,当然就没有养殖产量了,所以前期的肥水培饵工作尤为重要。

 

三、水质

 

养殖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泥鳅的生长速度、养殖周期、饲料成本、病害发生等,这也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水质差是指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经常处于超标状态,会导致泥鳅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泥鳅发病率增加,甚至造成泥鳅中毒死亡现象。养殖过程中需做好池塘改底,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调水净水等工作,保持水体肥、活、嫩、爽,泥鳅生长快产量高,才能实现较好的养殖效益。

 

池塘养殖泥鳅注意事项有哪些?

 

养殖池的面积一般为100~150平米。池壁必须高出水面约40厘米,注、排水口须设防逃网。水深应保持在30~50厘米。在放养前要投放猪粪、鸡粪等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生物,为泥鳅提供良好饲料。每100平米池底可埋入干鸡粪或猪、牛粪20kg.

 

农民致富好方法!泥鳅养殖之成鱼养殖,池塘养殖注意事项

 

1、放养规格与密度。当鱼苗体长达3厘米以上时,其放养密度一般为每100平米10~20kg。密度过大会妨碍正常摄食,影响生长发育。

 

2、水质。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20~25厘米为宜。

 

3、温度。泥鳅成鱼养殖适宜水温为25~30摄氏度,最适合水温为28摄氏度。

 

农民致富好方法!泥鳅养殖之成鱼养殖,池塘养殖注意事项

 

4、饲料。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养殖时除了施肥培育天然饲料,还可投饲鱼粉、鱼肉浆、动物内脏、蚕蛹等动物性饲料和谷物、米糠、大豆粉、蔬菜等植物性饲料。

 

农民致富好方法!泥鳅养殖之成鱼养殖,池塘养殖注意事项

 

此外要经常检查泥鳅的养殖池,注意堵塞漏洞,防止逃跑。

 

正确的泥鳅饲养方法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3.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4.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5.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6. 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7.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二、饲养泥鳅错误法:

 

1、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有些养鳝池投放泥鳅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

 

2、饲养泥鳅的器皿要够高。如果是用池饲养,那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

 

3.不分季节,随便养泥鳅。“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放种苗,而且泥鳅也有冬眠的习惯。

 

4.不更换饲养泥鳅的水。我们要定时向池中注入新水,如果发现泥鳅冒顶吞食空气或浮头嚎水,就应立即注入新水,也可用气管池中打气,以缓解水中缺氧。

 

三、泥鳅小档案:

 

1.品种:泥鳅

 

2.外型:

 

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

 

3.我国分布范围:

 

在中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群体数量大,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