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小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养鸡想必是我们最常见的家禽养殖了,养鸡又分为肉鸡、蛋鸡等几种养殖方向。但是不管是什么养殖方向都会要经历小鸡培育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养鸡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时期。因为小鸡的管理直接决定后期的成活率与产蛋率等。在培育小鸡的时候又许多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例如温度、光照等。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培育小鸡时候的注意事项吧!

养鸡想必是我们最常见的家禽养殖了,养鸡又分为肉鸡、蛋鸡等几种养殖方向。但是不管是什么养殖方向都会要经历小鸡培育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养鸡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时期。因为小鸡的管理直接决定后期的成活率与产蛋率等。在培育小鸡的时候又许多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例如温度、光照等。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培育小鸡时候的注意事项吧!


 

一,培育小鸡注意事项
 

1、通风
 

随着小鸡的饲养,一天一天的长大体积越来越大,呼吸量也就逐渐变大,没有及时通风的话,鸡舍中的空气变差。二氧化碳等对小鸡生长不利的气体含量增加,导致小鸡容易发生各种呼吸道或者是肠胃疾病。在冬季通风的时候要注意做好保温,防止温度过低导致小鸡感冒脱水。所以一定要注意通风,合理通风。
 

2、温度
 

培育小鸡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周围温度适宜小鸡的生长,在小鸡破壳的第一天中要将室温保证在30度以上。然后随着小鸡的生长日龄慢慢的降低温度,通常是7天左右降低1-2度。一个月左右后将温度保持在26度左右,温度过高时要适当的降温,喂食尽量选择在早晚时间,用适量凉水拌料可以有效的促进小鸡进食。
 

3、湿度
 

小鸡舍的湿度不宜过高,不可超过60%,湿度是大多数养殖户最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小鸡散热主要是通过呼吸速度来决定的,当湿度过高温度过低时,小鸡的散发的热量全部都被湿度吸收。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提高鸡舍的湿度,然后做好通风工作,温度过低不利于鸡毛的生长,导致小鸡容易产生呼吸道疾病。
 

4、密度
 

合理控制密度是保证小鸡正常健康生长的关键,对于小鸡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养育小鸡的时候要根据小鸡生长年龄,天气。饲养方式等各种因素调整好养殖密度,例如夏季的密度应该比冬季低。年龄越大。密度也就越小。否则会导致小鸡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增大的疾病的发病率。
 

5、光照
 

光照也是我们在培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光照主要是为了加长小鸡的进食时间,提高进食量,促进小鸡的生长。对小鸡进行光照的时候可以使用连续或者是间断的光照方式,不同的生长阶段有不同的光照时间及方法。在进行光照的时候也要注意光照强度,光照不宜过强,光照过强会导致小鸡容易产生啄癖。保持安静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小鸡的生长。
 

二,雏鸡断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断喙准备
 

断喙前先要检查鸡群的生长情况,一般断喙的雏鸡在刚出壳或一周后进行,最迟不宜超过两周,因为那是雏鸡的身体结果已经成熟,对于疼痛感较为敏感,如果超过时间段,可能会使其出现流血,伤口感染的现象。在断喙前还要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发现病鸡和弱鸡要及时挑选出来,单独饲养,等到恢复健康后在进行断喙,否则体质较弱,加上断喙可能会造成死亡。
 

2、断喙方法
 

现在断喙有专业的断喙器,也可使用电洛铁和铁片烧红后烧烙,用断喙器断喙操作较方便,一手持鸡,另外一手用食指按压雏鸡的咽喉部,使其舌头后缩,以免在断喙时伤害到舌头。再将雏鸡的鸡喙插入断喙器的插孔中,将热刀片加热后从上往下切,切除部位为切除部位为上喙是从喙尖到鼻孔的一半处,下喙是从喙尖至鼻孔的三分之一处,切除后烧烙2-3秒,止血,切记不宜烧烙过久,以免对雏鸡造成不良反应。如果没有专业的断喙器的,可用电洛铁和铁片,同样用铁片打一个小孔,固定鸡喙,在用电洛铁重复相同的操作即可,或者可用剪刀直接剪除也行,当腰进行铁烙止血。
 

3、断喙注意事项
 

断喙后会使雏鸡引发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比如出血、免疫力下降、感染疾病等情况,严重时可导致雏鸡死亡,所以断喙后的管理极为重要。首先在断喙的两天内不能接种任何疫苗,雏鸡在接种疫苗后本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如果两者结合,死亡率极高。在断喙的前后要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以减少断喙雏鸡出现应激反应现象,或减少应激反应对雏鸡的影响。另外断喙的时间也要把握恰当,建议在天气晴朗的早晨进行,这样可减少出血、应激以及病菌感染等状况,在断喙的前后几天内要用乳头式自动饮水器,减少应激反应。
 

三,雏鸡冬季注意事项
 

雏鸡在冬季这种寒冷的情况下生存力很弱,所以防护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冬季对于雏鸡最重要的就是温度的控制和对通风的把握,那么这些方面要注意什么呢?下面亲农网就给大家带来这些方面的注意事项,大家可以了解下。
 

1、检查鸡舍
 

冬季为了保持鸡舍的室内温度,建议除了通风口和入口,其它地方全部进行封闭式管理。首先供暖设备要检查好,确保供应的暖气不会直接去向某一方向的雏鸡。其次仔细检查是否有漏风的地方,漏风的地方对鸡舍影响大不大。其次检查白天的光线是否能照亮大部分的鸡舍,灯泡是否能让雏鸡都能合理的采光。最好要仔细检查供暖设备拍出的废气是否会从通风口回到鸡舍内部。
 

2、控温
 

检查完毕后就要开始封闭式控温了,在雏鸡的羽毛没长齐以前,室温要控制在30℃以上。随着时间推移可以慢慢的下降,初期每隔一周下降1-2℃,后期则要保持温度恒温,温度控制在20℃以上。温度的调节要根据雏鸡的状况进行调整,要是大多数雏鸡经常蜷缩在一起就说明温度低了,要适当的升高。当出现出现经常站立,四处走动,且休息时间极其短暂时就是温度高了。
 

3、防潮通风
 

虽然冬季是个干燥的季节,但是由于是封闭式的控温管理养殖,雏鸡舍内的水分蒸发会相对较快,湿气也会相对的较多。随意防潮这一块要时刻注意,不然容易引发一些病害。雏鸡的通风方式和成年鸡种的不同,雏鸡讲究的是短暂通风,最好是想让舍内温度上升一点,在用通风的方式使温度降下来,这样雏鸡就不会收到冷空气的侵袭,也不会使鸡舍温度波动过大。
 

4、消毒防病
 

雏鸡的在入冬前的消毒一定要做好,最好在封闭式管理前能来一次完整的鸡舍消毒在开始,这样会有效的杀死许多病菌。冬季也要不定时的消毒,这时候的消毒多集中于饲料槽后水槽的消毒。卫生方面除了将鸡粪及时清理外,还需要定期的更换雏鸡的垫底料,尤其是雏鸡身上沾染有鸡粪更要及时清理掉。其次在饲料中间需要添加一些预防病害的药物,用于提高雏鸡的抵抗力。

 

 

 

下一篇:夏季孵鸡技术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