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现代化养羊场如何建设?

人工养羊最终还是要和世界发达国家接轨,学习他人的现代化养羊场的设计饲养管理,才能在养羊行业发展壮大,成为“领头羊”,由于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天然草场已经无法承受过度放牧带来的压力,因此限制了传统畜牧业的发展,从而“圈养”这种饲养模式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产活动中来

我国的养羊历史悠久,有着传统养羊的模式,这种养羊的方法都是采用放牧式饲养管理,劳动力强度大,消耗饲料多,饲养缓慢,更不利于集约化管理。人工养羊最终还是要和世界发达国家接轨,学习他人的现代化养羊场的设计饲养管理,才能在养羊行业发展壮大,成为“领头羊”,由于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天然草场已经无法承受过度放牧带来的压力,因此限制了传统畜牧业的发展,从而“圈养”这种饲养模式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产活动中来

现代化养羊场建设流程

 

1、首先要确定羊场建设地点,要求远离村庄,居民,下风口不能是村庄,由于现代化养羊场所需要的运输量大,还需要选择交通便利,和主干道有干道相通。如果是自己家田地,做好随时扩建的准备,如果不是自己田地,租赁期必须在5年以上。

 

2、到本地土地管理局申请土地使用,不要在没有土地管理局的允许下建设,现在国家对田地要求严格,如果没有允许建设,有可能被批为非法占地,有强制拆除的可能性,很多养羊场,受过这样的教训,这点非常重要。

 

3、得到了土地管理局的允许,实施建设养羊场,具体羊场建设和羊舍建设请参考(站内专栏:羊舍建设和羊场建设,并有图片供查看)。

 

4、羊场建设好以后,到本地畜牧局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合格证件中尽可能包含范围:养羊,养牛,运输,繁育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批下来以后,再去本地的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

 

5、虽然是建设现代化养羊场,根据自己预计饲养的规模,合理的架设电线,如果还需要配备大型的羊饲料加工厂,那就需要架设三项电,且功率不能太小,万只羊的养羊场需要专用的变压器。

 

6、现代化养羊场规模大,对水的需求也不小,需要接通自来水,如果附近接通自来水麻烦,需要找到干净的水源引水进养羊场,挖井虽然可以,但一般的井水很难满足大型现代化养羊场的需要。

   

7、现代化养羊场建设好以后,需要招收饲养管理人员,专业的饲料研究人员、兽医人员都需要有专业经验的人员承担。

 

现代化养羊场怎么样?

 

现代化大型养羊场羊舍设计带给人一种复古典雅而又不失简约清新的大气美感体验,整个羊舍的选址选择在宽敞明亮的室内展厅中央,银灰色的金属栏杆分隔出不同的羊圈区域,舍圈内地板采用漏缝地板设计,起到很好的透气性和实用性,金属的方形羊槽环绕着整个羊圈的四周,白色的铁艺栏杆既起到很好的隔断作用,有带来很好的保护性,宽大的窗户起到很好的透光作用,让人过目不忘。

 

现代化养羊的六大模式有哪些?

 

1、农牧结合家庭适度规度舍饲养羊模式(专业大户)

 

这种模式是为适应榆林市域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推行封山沙绿化、实行舍饲养羊,探索出的具有现代养羊生产特点的一种养羊业生产模式,为现阶段全市养羊生产的主要模式。 2017年全市有10余万户,占在村从事农业生产农户的60%。饲养羊子规模占全市的60%以上。其中养羊规模30-50只的占63%,50-100只占31%,100只以上占6%。

 

基本特征概括为:

 

从业者主要以留守在农村的这部分农民为主。一般年龄在50岁以上,以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为主,儿女基本完成学业或已成家。

 

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以夫妻为主要劳动力,依据家庭可支配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资源,实现家庭适度规模养羊。

 

保持稳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收益。一般经营农耕地15亩以上,以种玉米为主,同时种植苜蓿等饲草3亩以上,羊子养殖规模30只以上,家庭总收入6万元以上,其中养羊收入占60%以上。

 

2.家庭适度规模农牧场模式

 

在家庭适度规模专业大户模式基础上发展演变的专门化养羊模式。将是今后养羊业的主要生产模式,目前约占在村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5%左右,

 

基本特征为:

 

以家庭为生产单元,以养羊为家庭主要生产经营项目,实行规模专业化养羊生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劳动力主要以家庭劳动力为主,并根据生产需要,常年雇工1—3个,或季节性临时雇工。

 

经营土地在自有承包地基础上,通过转包、租凭等手段,流转离村进城居住就业农民土地50亩以上,开展规模种草养羊。

 

一般经营土地100亩左右,其中种植饲草料作物占60%多;羊子养殖规模300只以上,其中繁殖母羊150只以上,年出栏羊子200只以上。

 

接受过专门的职业农民培训,文化科技素质较高,具有初中以上或相当文化水平。经常聘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生产。

 

3.规模专业化养殖模式

 

以工商资本或社会资本为投资主体,通过租凭等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工商独立注册,取得法人资格,按照企业化管理组织生产,劳动力主要从社会招聘,内部分工明确,建设规范,达到规模专业化养羊场建设标准。至2017年末,全市有100余个。基本特征为:

 

企业化组织管理。一般为股份投资,法人治理,组织管理体系比较完善。  

 

规模化经营生产。一般存栏基础母羊500只以上,年出栏羊子能力1000只以上。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规范化建设。按照规模羊场规划布局设计,整个场区依常年主导风向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场区内设主干道和支干道,净道和污道分开;绿化面积占场区总面积的30%;四周建围墙与外界隔离;场区大门及生产区入口、羊舍入口处设消毒设施。

 

配置完备的建筑设施。

 

按照存栏每只繁殖母羊需建设占地20 m2、饲草料基地0.3亩以上,确定场区建设占地面积和饲草料基地面积。

 

500只繁殖母羊需建设占地25亩左右、建饲草基地150亩以上。

 

羊舍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坡单列式、双坡单列式、双坡双列式、密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

 

并按种公羊舍、育成母羊舍、空怀配种母羊舍、怀孕母羊舍、产羔母羊舍、羔羊舍、育肥羊舍一字排列。

 

同时,配套建设生活办公用房、兽医诊疗室、人工授精室、电房、水房、消毒房及饲料贮存和加工用房、饲草青贮窖(池)、贮草棚等。

 

配置固定和移动饲槽;运动场内设移动式草架、饮水器具;配备铡草机、粉碎机、颗粒机等饲草加工机具;

 

配置办公设备、兽医防治设备、监控设备、供水供电设备、交通运输设备;

 

配置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较高的生产效率。采取一年两产、两年三产或三年五产繁殖制度,当年育肥出栏。主要技术指标:配种受胎率99%,年繁殖成活率145%,基础母羊更新率33%、死亡率1%以下、出栏率99%以上。

 

4.专门化大型育肥养羊场模式

 

为规模专业化养殖模式的特例。

 

特点是:股份制经营,规模较大,设计年出栏能力在万只以上。采取“户繁场育”生产模式(由农户饲养繁殖母羊,生产育肥羔羊,场集中育肥),或与牧区建立羊源供给关系,与屠宰加工企业建立产销关系。

 

实行规范的生产流程:购羊—进入隔离饲养区(观察饲养15天,进行羊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绵山羊痘、螨病等检查,进行驱虫、药浴、肠胃调理,统一饲养程序)—转入育肥饲养区(强度育肥饲养90天,实行定时定量饲喂,增重目标管理)—转入待出栏区(体重达到出栏标准后,及时出栏,一般绵羊毛重达到45kg、山羊毛重达到33kg以上)。实行全进全出,均衡生产,全年分三批次或四批次集中出栏。

 

5.小区养殖模式。

 

依托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农村环境整治,采取人畜分离,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集中养殖、统一防疫,统一品种改良,统一选种选配,分户饲养管理,自主经营模式组织养羊生产。

 

6.专业合作社(协会)模式。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