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蛋鹅品种分别有哪些?

母鹅从开始产蛋直至淘汰,均称蛋鹅。小型鹅为常用的蛋鹅品种,如豁眼鹅、籽鹅、乌鬃鹅、阳江鹅等。这些鹅体型轻小,头清秀,颈细长、腿稍长,产蛋量高等特点,现在将这些蛋鹅品种特性介绍如下:。豁眼鹅原产于山东莱阳地区,是我国最高产的小型白色鹅种。加强肉鹅综合防疫能力,严格消毒,

母鹅从开始产蛋直至淘汰,均称蛋鹅。小型鹅为常用的蛋鹅品种,如豁眼鹅、籽鹅、乌鬃鹅、阳江鹅等。这些鹅体型轻小,头清秀,颈细长、腿稍长,产蛋量高等特点,现在将这些蛋鹅品种特性介绍如下:

 


 

一,常见的蛋鹅品种分别有哪些

 

1,豁眼鹅

 

豁眼鹅原产于山东莱阳地区,是我国最高产的小型白色鹅种。

 

(1)成年体重。成年公鹅4~4.5公斤,母鹅2.5~3.5公斤。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方式,60天体重1.4~1.8千克,120~140日龄体重为2.9~3.4千克。

 

(2)屠宰性能。公鹅全净膛率70~72%,半净膛率78~81%;母鹅全净膛率69~71%,半净膛率75~81%。

 

(3)产蛋性能。开产日龄6~7月龄,年产蛋100枚左右,蛋重125克,蛋壳白色。

 

(4)繁殖性能。种蛋受精率85%,受精蛋孵化率80~85%,育雏成活率92%。

 

二,籽鹅

 

籽鹅原产于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体型较小,全身羽毛白色。

 

1、成年体重:成年体重公鹅为4.23千克,母鹅为3.41千克。

 

2、屠宰性能:半净膛率为82%;全净膛率72%。

 

3、产蛋性能:6月龄开产,年产蛋100枚左右,平均蛋重131克,蛋壳白色。

 

4、繁殖性能:母鹅无就巢性。公母配种比例1:5~7,没有就巢性。

 

三,乌鬃鹅

 

乌鬃鹅原产于广东省清远县,因颈背部有一条由大渐小深褐色鬃状羽毛故又名清远乌鬃鹅,颈部两侧、胸部和腹部的羽毛为白色,翼羽、肩羽、背羽和尾羽为黑色。

 

1、成年体重。公鹅为3~3.5千克,母鹅为2.5~3千克。70日龄体重2.9千克,90日龄体重3.2千克,肉料比为1:2.31。

 

2、屠宰性能。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分别为87.4%和77.4%左右。

 

3、产蛋性能。母鹅开产日龄140天左右,年产蛋29枚,平均蛋重147克。

 

4、繁殖性能。种蛋受精率87.7%,受精蛋孵化率92.5%,雏鹅成活率84.9%。母鹅就巢性强,每年就巢4次,种用期5~6年。

肉鹅综合养殖技术

 

四,阳江鹅

 

阳江鹅原产于广东省阳江市,体型细致紧凑,自头顶至颈背部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故称黄鬃鹅。全身羽毛在紧帖,背、翼和尾为棕灰色。喙、肉瘤黑色,胫、蹼橙黄色。

 

1、成年体重。公鹅为4050克,母鹅为3120克。

 

2、屠宰性能。9周龄公鹅半净膛为82.23%,全净膛为74.10%。母鹅半净膛为82.00%,全净膛为72.91%。

 

3、产蛋性能。开产日龄约为150~160天。年产蛋量26个,平均蛋重为141克,蛋壳白色,蛋形指数1.4。

 

4、繁殖性能。公母配种比例1:5~6,种蛋受精率为84%

 

五,肉鹅综合养殖技术

 

加强肉鹅综合防疫能力,严格消毒,实行规范化免疫程序,减少疫病发生,是提高肉鹅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鹅的主要传染病有小鹅瘟、禽出败、大肠杆菌病等,要及时做好防疫注射。

 

六,雏鹅的选择

 

雏鹅是指4周龄以内的鹅苗。鹅苗应选注射过小鹅瘟疫苗的母鹅的群体后代,选择体质健壮活泼,眼睛灵活有神,个体大,收腹好、无血脐、硬脐,口鼻肛门干净,全身毛绒黄松洁净,趾爪无弯曲损伤。瘦弱、残次雏鹅应尽早淘汰。运输要平稳快捷,注意保温。雏鹅出壳后就要运输,最好在出壳后10小时进入育雏室,育室的温度要保持在31~33℃。

 

七,雏鹅的饲养

 

1、雏鹅在出壳24小时内,应将0.02%高锰酸钾水盛入小盆或器具内,将鹅头压下调教几次,就会自如饮水。先饮水后开食,同时喂切碎的绿饲料,喂精料要用泡过的米饭或开水浸过的碎米加青料,撒在洗净的物件上让其自由采食,随吃随加,日喂6次,白天喂4次,晚上喂2次,每次让雏鹅吃8分饱。

 

2、10日龄后喂配合饲料,可赶出采食青嫩草叶,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放牧时间,注意防雨淋曝晒。

 

3、幼鹅舍要保持清洁干燥、保温。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4、料槽及用具避免沾染荤腥,油腻,因为鹅雏的消化机能尚不健全,容易引起雏鹅死亡。

 

八,青年鹅的饲养

 

1、雏鹅饲养,1月龄进入青年期,这时要全天放牧,出牧和归牧要定时定点,但要防寒防暑,雨天待露水干后再外出放牧。

 

2、要避免农药中毒和到疫病流行区域放牧。

 

3、1月龄后日喂2次,晚上补喂1次精料。精青料的比例为1:1。

 

4、在饲养中应喂全价颗粒饲料,这样既可满足营养需要,又便于采食,减少浪费。 随着肉鹅日龄的增长,可逐步降低粗蛋白的含量,节约饲养成本。喂料要定时,饮水要充足。

 

九,肉鹅适宜温度

 

1~5日龄为30~28℃,6~10 日龄28~26℃,11~15日龄24~22oC,16~20日龄22~20oC,21日龄以后室温应保持在18℃以上,温度偏低,雏鹅出现归堆,易造成死亡。超过35℃,雏鹅出现张口喘气,尖叫出汗,突遇凉风,易患感冒。温度要适宜,保持舍内空气清新,促进快速生长。

 

十,肉鹅饲养密度

 

第1周龄每平方米10~15只,第2周龄8~10只,第3周龄6~8只。根据鹅的品种灵活掌握,分成小圈,以防雏鹅聚推压死。要按雏鹅大小分群喂养,每群以100~150只为宜。实行地面垫草平养或网上平养,垫草要勤换。

 

十一,快出栏增效益

 

肉鹅在30~40日龄,日增重速度快,可达到100g,60日龄前上市经济效益最佳。肉鹅在60日龄后,日增重仅10g左右,而且采食量加大,效益下降。要采用短期圈养育肥和直线快速育肥法,采取全日圈养,弱光照,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在60日龄前的生长高峰期,代谢能应力2800~3000千卡/kg粗蛋白质含量为16~18%的全价料或混合料拌青饲喂,促进快速出栏。

 

十二,做好疫病防治

 

加强肉鹅综合防疫能力,严格消毒,实行规范化免疫程序,减少疫病发生,是提高肉鹅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鹅的主要传染病有小鹅瘟、禽出败、大肠杆菌病等。要及时做好防疫注射。雏鹅要进行禽霍乱弱毒菌苗饮水或拌食。饲料中添加抗菌素,防止流行性感冒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在10日龄左右要定期用抗蠕敏驱绦虫。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