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加黄芪能治胃病吗?

中医认为,白芨性味苦、涩、寒,质粘而涩,入肺、胃、肝经,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药理学研究证实,白芨含大量黏液质,其中有多种聚糖,还含挥发油、淀粉,有缩短凝血时间及抑制纤溶作用,能形成人工血栓而止血。由于白芨有加强乌头碱毒性作用,所以“十八反”中明确提出不宜与乌头同用。白芨养胃注意事项?

 

中医认为,白芨性味苦、涩、寒,质粘而涩,入肺、胃、肝经,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药理学研究证实,白芨含大量黏液质,其中有多种聚糖,还含挥发油、淀粉,有缩短凝血时间及抑制纤溶作用,能形成人工血栓而止血。另外,体外试验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由于白芨有加强乌头碱毒性作用,所以“十八反”中明确提出不宜与乌头同用。

白芨能治胃病吗?

 

白芨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而白芷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所以,白芨是可以治疗胃溃疡的

 

白芨养胃注意事项?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过度节食,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

 

2、减少食物对胃的不良刺激,忌烟酒,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3、饮食要清淡、新鲜、清洁。

 

4、多吃含有多糖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蘑菇、香菇等。

 

5、据调查,长期抑郁的人对胃癌发病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白芨还有哪些临床疗效?

 

1、治疗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等(我院就一直在用,消化科经常用到,对溃疡性结肠炎也可使用)。白芨粉末以及煎煮所得的胶状液,黏合性强,服用后能覆盖食道黏膜表面,起保护作用,加上其有良好的消肿生肌、促进局部炎性水肿和溃疡愈合等作用,所以治疗食管炎有特长。可用白芨15克,配白芍、威灵仙、甘草各12克,随症加味煎服,也可在辨证基础方中加白芨30克。要注意煎服法:浓煎,频服,徐徐咽下。最好卧床服,并左侧位、平卧、右侧位、俯卧各咽药数口,最后静卧30分钟,使药液均匀分布于食道。防治放射性食道炎,可单用白芨粉3~6克冲服,或重用至20~30克,配金银花、天花粉等清热解毒、养阴润燥药煎服。

 

2、治疗咳嗽。对阴虚咳嗽、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结核咳嗽以及其它难治性咳嗽都有良好止咳作用。可在辨证基础上加白芨10~20克,也可与款冬花、川贝各等份同研,制成白芨川贝散,治疗小儿百日咳,总有效率达98.2%。

 

3、治疗体表肿瘤及血管瘤。可直接用白芨粉分次外敷。也可用大剂量白芨,配山慈姑、黄药子、莪术、青木香、寒水石、雄黄等消肿散结、行气化瘀药共研细末,加水、醋、酒适量调成糊状,外敷,再覆盖塑料纸,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

 

4、治疗气胸。闭合性气胸肺压缩<40%者,单用白芨粉10~15克/次,日3次冲服;肺压缩>40%、<60%者,用生黄芪 30克、升麻15克、桔梗10克煎汤代茶冲服白芨粉15~20克,日3~ 4次,或用白芨30克,与上药同煎,日2~3次服;若肺压缩> 60%,要配合胸穿抽气。对张力性气胸或慢性气胸,可在抽气或引流基础上,口服白芨粉,能明显缩短疗程。

 

5、治疗鼻窦炎。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可预防复发。取白芨、黄芪各等份,研细末混匀。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也可在辨证基础方中加白芨10~20克。

 

6、治疗结核病。对肺结核、淋巴结核,皮肤结核以及骨结核都有肯定效果,尤宜于肺结核空洞出血患者。可单味或配合它药用,用粉、煎煮均可。与异烟肼等抗痨西药同用,可提高疗效。

 

7、治疗白带多。取白芨30克,配鸡冠花、白花蛇舌草各 10克、茯苓皮20克、党参15克,水煎服,日l剂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