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的苗种究竟要怎么放养成活率高?

3月底至5月上旬,可选购的虾苗要求规格80-100尾/斤,体色呈浅黄色;宜选购虾田或塘繁育的虾苗,或就近选购一手野生虾苗,严禁选购经长途运输、多次贩卖的幼虾、青壳虾。运漕镇徐老板就是我们这次要找的小龙虾养殖高手。总结徐老板养殖经验,我们不难发现,预防冬季小龙虾损伤和注意开春投喂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1)种苗选购

 

3月底至5月上旬,可选购的虾苗要求规格80-100尾/斤,体色呈浅黄色;宜选购虾田或塘繁育的虾苗,或就近选购一手野生虾苗,严禁选购经长途运输、多次贩卖的幼虾、青壳虾。

 


 

7~9月份,选购种虾要求规格20-40g/尾,壳硬艳红。



 

(2)种苗运输

 

外购虾苗和种虾运输距离控制在2小时内为宜,使用专用运虾框(60cm×40cm×10-15cm)包装种苗,每框堆放虾苗不宜超过5cm,包装重量10-13斤,低温可多装,高温少装。低温可选用密封厢式货车,高温必须使用空调车。若车程超过2小时,需要降低种苗包装厚度,提高虾苗规格;运前,需要井水清洗虾苗,去除虾体表污物,4月份可直接用井水,5月后不可直接用井水,种虾可以使用平衡过水温的井水或干净的河水冲洗。宜选择夜里起运,早晨8点前运抵放养稻田。运输途中,每隔1-2小时,洒水一次,保持虾苗体表湿润。车辆匀速行驶,避免颠簸。

 

(3)种苗放养

 

选择晴天早晨放养种苗,避免阳光直射。种苗放养前,需要培肥水质,实行种苗肥水下田。水草覆盖率达40-50%,若水草覆盖率低,要降低虾苗放养量。放虾的前1-2小时,全池泼洒应激VC,降低种苗应激反应。种苗运抵稻田后,将种苗在稻田水中浸洗2-3次,平衡种苗体温5-10分钟,并利用2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分钟左右。虾苗沿稻田中间或者子埂均匀散开放养,每亩放养50-60斤。种虾沿虾沟均匀散开放养,每亩放养20-30斤;育苗田,种虾可增至50-70斤,放养时间越晚,可增加放养规格,多放母虾。每年第一次烤田后,若稻田洞穴少,可适量补放种虾,每亩5-10斤。投放后及时投喂,可拌饲投喂应激Vc 7天,避免种苗产生应激死亡。

 

稻田养殖小龙虾赚钱吗?

 

2019年安徽省小龙虾养殖面积148万亩,其中稻虾综合种养90万亩,虾蟹混养18万亩,池塘养虾5万亩,藕田养虾30万亩,沟渠等养殖5万亩。稻虾连作亩产小龙虾100千克、水稻500千克,亩均产值4500元,亩均利润2500元。稻虾共作亩产小龙虾150千克、水稻500千克,亩均产值5500元,亩均利润3000元。

 

今年小龙虾消费火热,继续带动了省内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以马鞍山市为例,2019年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6.2万亩,2020年辖区各地养殖面积逐步增加,其中含山县今年新增稻田养虾1万多亩,目前总面积近2万亩。

 

含山县今年有人180亩稻虾连作净赚111万,远高于上文中的平均水平。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带着疑问,我们走进稻田养虾重镇——含山县运漕镇。

 

运漕镇徐老板就是我们这次要找的小龙虾养殖高手。徐老板今年养殖180亩,耕作方式是稻虾连作,去年留有种虾。从3月份开始卖虾,收入143万元,净赚111.14万。徐老板说:“今年龙虾效益好,一方面是去年冬天大雪导致不少养殖户的虾苗冻死,但今年养殖面积增加,市场上对虾苗的需求大,开年来虾苗价格高。我从3月20号开始主要卖虾苗。另一方面,虾苗减少势必造成商品虾产量减少,我是捕虾苗的同时挑大虾销售。从3月份到6月一共起收获65000斤虾。其中苗虾35000斤,大虾30000斤。”

 


 

总结徐老板养殖经验,我们不难发现,预防冬季小龙虾损伤和注意开春投喂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冬季预防低温损伤

 

10月份后天气转凉气温逐渐下降,视亲虾具体情况,缓慢向养殖稻田中加水,让水位刚好淹没虾的洞穴。建议整个冬季保持水深0.6米以上,如气温低于4°C,需要保持水深1米以上,以防止水温过低。虽然整个秋冬季,可以不投喂饲料,但需要投放适量的水草,并控制水体的肥度,以培养浮游生物,从而保证亲虾和孵出的幼虾能够及时获得足够的食物。

 

开春注意投喂

 

每年3月份,当水温回升到10°C以上时,小龙虾就会出来活动、觅食,可以开始投喂饲料。随着水温的继续上升,当达到18°C时,要加强饲料的投喂工作。虾苗需要快速脱壳、长肉,建议投喂天邦小龙虾32蛋白饲料,可以满足虾苗对蜕壳所需微量元素需求增加,同时提高脱壳速率,以便加快生长。

 

180亩稻虾连作,总产65000斤虾,亩产361斤,净利润111.14万元,亩利润6174元。全程投喂天邦全熟化小龙虾配合饲料22吨,塘口仍然留有种虾,饵料系数0.68。希望徐老板这样成功的小龙虾养殖经验能够让更多小龙虾养殖户获益,也希望天邦股份借助自身二十多年特种水产饲料配方优化成果的沉淀、十多年甲壳类一线养殖数据收集分析总结,能够助力中国龙虾养殖产业技术进步。

 

稻田怎么养殖小龙虾?

 

一、养殖地域的选择

 

尽管小龙虾的适应性很强,但是我们还是应当选择最适合它生长的环境。

土质以壤土、黏土为宜,砂土、碎石土不宜。

 

要求有独立的水系、充沛的(特别是冬季)水源保障,稻田保水保肥,周边无污染。

 

二、稻田改造

 

稻田改造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切勿贪大求全。

 

总体要求:环沟宽6米、深1.2米,稻田总宽不超过80米(太宽的要做隔断处理),而且,改造的同时修建好进排水口及周边防逃设施。

 

三、栽种水草

 

草好,养虾不一定会成功;但是,草不种好,养虾一定不会成功!所以,必须栽种好水草。必须保证养殖水域一年四季都有水草(沉水植物)。

 

目前小龙虾养殖主要栽种四种水草。菹草,也称虾草;伊乐藻,就是吃不败;轮叶黑藻(节节草),也叫灯笼泡子;水花生。

 

所谓的种草是指大田养殖区域栽种水草,并不是围沟栽点杂草就能养殖好小龙虾的。稻田养殖小龙虾,菹草是最适合在田面上种植,因为它和小龙虾养殖同步。

 

得水花生者得苗种。某些区域缺乏小龙虾苗种,大部分是不愿意种植水花生,怕水花生影响水稻种植。

 

水花生一般栽在围沟外埂,每10米左右栽一束。移栽水花生时,要连根带叶一起移栽,并且要接土壤。

 

四、先除杂后解毒

 

环沟里的野杂鱼及其它有害生物要彻底清除,清塘好坏直接影响到养虾效益的高低。因此,放养前的解毒与除杂也至关重要。

 

除杂使用茶饼,按每亩每1米水深使用50斤。水深30cm左右的,用量为每亩25~30斤;水深超过70cm左右的,用量为每亩50斤。食盐按总亩数计算,每亩添加1斤,添加量不变。

 

用稻田新开的塘口没有消毒一说。在苗种放养之前必须使用“解毒净水安”对稻田进行解毒,减少农药残留对小龙虾的危害。

 

另外,新老塘口都不建议使用“生石灰”。

 

五、苗种投放

 

小龙虾的成活率分三种:运输成活率;投放成活率和起捕率。

 

苗种放养本着就近不就远的原则,两个小时的苗种运输成活率一般可以达到95%以上。等温投放成活率也能达到85%以上。小龙虾养殖的起捕率一般都在90%左右。

 

“草不长好,不准放苗”。投放苗种之前,泼洒“银玫瑰”+钙可以提高成活率。

 

(1)将虾苗投放到中间小埂或环沟内小埂边的浅水区。

 

(2)虾苗投放前先浸水5~6秒,放到船上。虾苗浸水时,不要把水弄浑。

 

(3)投放虾苗时,不要直接将虾苗倒入水中。把装虾苗的筐,斜放在小埂边,一头靠小埂,一头沉于水面10cm,让小龙虾苗自行爬出。

 

苗种投放数量每次投放15公斤/亩左右;20天投放一次,勤补苗种。

 

自繁自育模式要注重秋冬季的管理。

 

六、科学投喂

 

注意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和天气下投饵的质量和数量,才可“事半功倍”。不可盲目照搬别人的所谓“经验”,应在掌握小龙虾习性的前提下,从自己生产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养殖的经验来。

 

(1)投放苗种之后,要注意观察3~4天。

 

(2)虾不夹草,不及投料;虾要夹草,抓紧加料。

 

(3)先期每天每亩投喂2斤颗粒饲料,再根据小龙虾生长情况慢慢加料,一直加到每天每亩投喂5斤颗粒饲料。

 

(4)超过5斤饲料的塘口要进行捕捞,减少小龙虾的存塘量。

 

脱壳补钙: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坚持每周补钙一次。脱壳期补钙有助于提高翻倍率。

 

金秋十月,是水稻开镰收割的黄金时节。水稻收割后,利用收割稻谷后留下来高度30~40cm的稻梗,通过淹青技术将其转换为饵料(浮游生物、碎屑等),为秋冬季幼虾养殖提供最廉价、最环保、最生态的饵料。并通过加水增大虾苗活动、生长空间,使虾苗快速长大。

 

七、减少小龙虾的死亡

 

小龙虾的病害与防治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误区。

 

小龙虾的主要危害有三种:应激反应、农药中毒、肥料中毒。可以说,都是人为的,因此,要牢记“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稳定环境,防止中毒”的理念,不可滥用药物,从而保持水环境稳定。

 

小龙虾养殖不建议打除草剂。打过除草剂的塘口,虾苗明显要少很多;打过除草剂的塘口,一到下雨就会渗漏到围沟,不脱壳的不死亡,脱壳的就死亡(会出现小龙虾盘腿,慢慢死亡,这就是除草剂中毒)。

 

打过除草剂的塘口,要使用“解毒净水安”或换水。

 

八、适时捕捞上市

 

“该捞不捞、钱挣不到”。必须利用春季的生长最佳时机和良好的价位“抓早”赚钱。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