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究竟是怎么繁殖的?

黄粉虫成虫的交配与产卵时间多数 发生 在夜间,而且成虫交配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高,若成虫在交配时突然遇见强光和噪声会受到惊吓而中断交配。因此,雄虫比例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繁殖率。黄粉虫怎么养殖?

黄粉虫成虫的交配与产卵时间多数 发生 在夜间,而且成虫交配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高,若成虫在交配时突然遇见强光和噪声会受到惊吓而中断交配。所以成虫交配的环境应避免干扰。成虫交配期间对温湿度的要求相对来说也比幼虫的高,一般正常的温度在25°C以上、33°C以下,对湿度的要求应控制在65%-75%。黄粉虫雄性成虫睾丸内有若干精珠,雄虫一个生活周期可产生10-30个精珠(也叫卵巢小管),每条雄虫一生可交配多次,羽化后2-3天开始交配,交配时间多在晚上20时至凌晨2时。每次交配时,雄虫输给雌虫1颗精珠,每颗精珠内贮存有近100个精子。雌虫在羽化后15天达到产卵盛期,此时一旦发生交配,雌虫将精珠存于贮精囊内,每当卵子通过时,即排出1个或数个精子,结合成受精卵排出体外。雌虫卵巢中也不断产生新的卵子,并不断地排卵,当雌虫体内精珠中的精子排完后又重新与雄虫交配,及时补充新的精珠。因此,雄虫比例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繁殖率。

 


 

黄粉虫怎么养殖?

 

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的饲养技术和注意事项如下:

 

1. 良种选育

 

在任何养殖业或种植业中,品种对生产的效应都是巨大的。在饲养生产的初始阶段,应直接选择专业化培育的优质品种。优良品种的繁殖应与生产繁殖分开,优良品种的繁殖温度应保持在24~30℃之间,相对湿度应在60~70%之间。优良品种的成虫饲料应营养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要充足,必要时可加入蜂王浆。

 

2.饲养设备

 

(1)饲养场地 工厂化规模生产黄粉虫可充分利用闲置空房,但为了集约化管理,最好相近连片,形成一定的产量规模;所用房间必须堵塞墙角孔洞、缝隙,粉刷一新,以达到防鼠、灭蚁、保持清洁的目的。

 

(2)饲养器具 工厂化规模生产必须要求饲养器具规格一致,以便于确定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科研基地黄粉虫养殖场采用72×30×15cm的标准饲养盘,内衬进口的油光纸。标准饲养盘底部及四周壁均具透风孔,以利于通风换气散发虫体集群呼吸的热量,衬纸要内光外糙,以防止黄粉虫幼虫、成虫沿壁爬出。为了节约成本,也可利用旧木料自行制作木盘,但规格必须与上述要求统一。

 

(3)饲养架 饲养盘放置于三角铁焊接而成的多层架上,架高一般为1.6~2.0米,具体高度依操作方便和房间高度而定。

 

(4)分离筛 用于分离幼虫和虫粪。分别备制20目、40目、50目铁丝网及尼龙丝分离筛,四周用1厘米木板。

 

(5)产卵盘 与饲养盘统一,便于确定工艺流程技术参数。

 

(6)孵化箱和羽化箱 黄粉虫卵和蛹的发育是各生态史期中最长的,为了保证其最适温度和湿度需求,并防止蚁、螨、鼠等天敌的侵袭,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设计制作了孵化箱和羽化箱。箱内由双排多层隔板组成,两层之间的距离以饲养盘高度的1.5倍为宜,底层留出较大空间以便置水保湿。

 

(7)其它 温度计和湿度计、旧报纸或白纸(成虫产卵时制作卵卡)、塑料盆、喷雾器或洒水壶、镊子、放大镜等。

 

3.饲养管理

 

(1)卵的收集与孵化 在标准饲养盘底部附衬一张稍薄的白纸,上铺2厘米厚饲料,每盆中投放2000只(1000雌:1000雄)成虫,成虫即将卵均匀产布于产卵纸上,每张纸上可产5000~15000粒卵,两天取出一次,即制作成卵卡。

 

将卵卡纸另置于标准饲养盘中,上面覆盖1厘米厚麸皮,置于孵化箱中,1周后取出,进入生产车间。

 

(2)蛹的收集与羽化 由于工厂化规模生产要求自卵卡纸取放之日起尽量保持时间的一致,所以各虫态发育进度基本一致,化蛹也比较一致。待老熟幼虫达80%的蛹化率时,即在标准盘中加覆一层新鲜饲料后将其置于羽化箱中,7~10日后取出培育成虫产卵。中间可隔2~3天检查一次。

 

(3)饲养种群密度 黄粉虫为群居性昆虫,若种群密度过小,直接影响虫体活动和取食,不能保证平均产量与总产量;密度过大则互相磨擦生热,且自相残杀几率提高,增加了死亡率。所以,幼虫的密度一般保持在每盘60000条左右。幼虫越大相对密度应越小,室温高,湿度大,密度也应小一些。成虫密度一般在4000条/盘左右。

 

(4)管理注意事项 ①黄粉虫在饲养过程中易受老鼠、壁虎、蚂蚁的危害,尤以鼠害和蚁害较严重,应加以预防。②室内严禁放置农药。③应及时清除死亡虫尸,以免霉烂变质导致流行病发生。④严禁在饲料中积水或于饲料盘中见水珠。

 

4.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工艺流程技术参数

 

黄粉虫各虫态适温为25~30℃,相对湿度75~85%。幼虫在0℃以上可安全越冬。10~15℃即可活动取食,但代谢过程缓慢。25~30℃时,食量增多,活动增强。低于0℃或高于37℃则有被冻死或热死的可能。成虫寿命一般为20~100天,成虫羽化后4~5天,开始交配产卵,一生中多次交配,多次产卵,每次产卵5~15粒,最多30粒,每个雌虫一生可产卵30~350粒。卵的孵化时间随温度高低有很大差异,在10~20℃时,需20~25天孵出,25~30℃时只需3~7天即可孵出。

 

幼虫经8次蜕皮化蛹,蛹期时间较长,温度10~20℃时,15~20天可羽化;25~30℃时,6~8天可羽化。

 

黄粉虫在繁殖期雌雄比一般为1:1。成虫一般交配多次。在此期间需要补充较好的营养,提供一个黑暗而宽松的环境,种群密度不宜过大。雌虫排卵时可以用纱网隔离,以防成虫取食卵块。

 

黄粉虫饲养过程中的小生态环境也十分重要。幼虫间运动互相磨擦生热,可使其局部温度升高2~3℃,所以在饲养时,室温超过30℃,应减小饲养种群密度,以防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死亡或疾病。饲料中含水量保持在15~18%,若湿度过大,加之粪便污染,易使虫体患病.

 

黄粉虫养殖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温度

 

黄粉虫养殖它的温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温度不合理那么黄粉虫就很难进行孵化,也就意味着产量并不会很高,甚至可能连种虫都会死亡,所以我们在养殖的时候要注意将养殖室的温度控制在二十五到三十度左右,最低温度不能低于十五度,最高温度不能高于三十五度,否则会被烤干。

 

2、卫生

 

黄粉虫虽然是虫,但并不是所有的虫子都喜欢脏乱的生活环境,在养殖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养殖场内卫生环境的管理,不定期的进行清扫和消毒,同时饲养盘的卫生也要保持干净,然后就是黄粉虫喂食之后剩余的饲料残渣也要及时的清理出去,避免腐烂导致黄粉虫发生病害。

 

3、密度

 

我们都知道黄粉虫的养殖一般都是采用立体养殖的方法进行养殖,这样可以是空间最大程度的被利用,同时每一层中黄粉虫的数量都是比较多的,看起来密密麻麻的,尽管这样它还是有限制的,通常养殖的密度不能超过三厘米厚,如果太厚黄粉虫身体发热之后没法及时散热,这样会出现热死的现象,所以在养殖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饲养的密度不能过大,一般就是两到三厘米左右的密度即可。

 

4、管理

 

黄粉虫养殖的管理主要要注意的就是饲料的管理以及进行分群管理,黄粉虫主要是以菜叶、玉米以及麸皮等为食,所以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这些饲料要在没有喷药以及没有腐烂发霉的情况下来进行喂食,不然黄粉虫会被喂死,其次就是在喂食的时候要注意用量,而且每天喂三次即可。分群管理主要是根据黄粉虫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分群,这样既方便进行统一的管理,还控制了密度,这样有利于黄粉虫的生长。

 

5、防病

 

黄粉虫的养殖过程中还需要的注意的就是防病以及它的一些天敌,螨类对黄粉虫的危害非常大,所以我们要严格的对养殖的饲料进行查看和管理,其次就是遇到蚂蚁、老鼠等要及时捕杀,以防危害到黄粉虫。而黄粉虫最常见的病害有干枯病和软腐病,我们分别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以及降低湿度的方法来进行防治,同时针对软腐病我们还可以利用金霉素来进行防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