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枇杷种植技术有哪些?

枇杷营养丰富,口感独特,花、果、叶、根都可入药,但不耐储运,是我国南方的特产果树。目前,北方地区引进枇杷早熟品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技术,避开冬季低温的特性,使枇杷在北方得以很好地生长。幼树期不进行大量修剪,主要采取拉枝的方式,促进花芽分化,保证枇杷的早期产量。

枇杷营养丰富,口感独特,花、果、叶、根都可入药,但不耐储运,是我国南方的特产果树。目前,北方地区引进枇杷早熟品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技术,避开冬季低温的特性,使枇杷在北方得以很好地生长。

 


 

1、定植。在温室大棚内按南北行定植,实行密植栽培,株行距为2×1米,每行5棵。在春天的晴朗天气定植,苗木选择1年生苗。

 

2、温度管理。在11月初温室大棚扣棚,大约11月20日左右加温,保证夜晚最低温不低于10℃,在3月20日左右停止加温,同时注意正午的温度不宜过高,要及时通风换气,保持温室大棚内温度不要超过30℃,5月份将棚膜和棉被除掉。

 

3、光照管理。幼苗喜欢散射光,定植后在光照强烈时应搭遮阳网遮荫。但成年树要求足够光照。阳光直晒易引起日灼,因此必须适当密植,夏季搭遮阳网遮荫。

 

4、水肥管理。枇杷喜空气湿润、水分充沛的环境。在果实发育期和新梢生长期浇薄水,在果实成熟期适当控水,以免发生裂果、果实品质下降和成熟期推迟等不良后果。

 

枇杷是需肥量很大的果树,无明显休眠期,年抽梢3-5次,需肥量大。幼树每年施肥5-6次,每2个月1次,以氮肥为主,薄肥勤施。成年结果树年施肥4次。第一次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开花前施肥,株施畜禽粪肥5-10公斤。第二次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施肥,株施农家肥4-5公斤,复合肥0.8-1公斤,钙镁磷肥0.8-1公斤,尿素0.3-0.5公斤。第三次在果实膨大期,对钾的需求量最多,为氮的2.7倍。次年1月果实迅速膨大期,施以钾、磷为主的速效性肥料,并进行根外施肥。第四次即果后肥,在次年3月下旬,采果前或采果后1周内施,以氮肥为主,配部分有机质肥。

 

5、花果管理。枇杷花期较长,在温室大棚中主要利用头花,不仅果实较大,品质好,而且使枇杷早结实、早成熟。温室大棚中尽量早疏果,要先行摘除畸形果、病虫果或发育不良的幼果,每穗留5-6个果。疏果时尽量留躲在叶丛中的果实。在最后一次疏果结束后用葡萄专用袋套袋。从树顶开始,然后往下向树冠外围套,纸套可用稻草扎住或用回形针夹住,套袋时务必使袋鼓起,以便于通风。

 

6、整形和修剪。幼树期不进行大量修剪,主要采取拉枝的方式,促进花芽分化,保证枇杷的早期产量。枇杷采摘完以后,对结果树进行修剪,以疏枝为主要手段,以通风、改善光照条件为目的,逐渐把枇杷树培养成主干分层形。

 

7、病虫害防治。在温室大棚中主要易发生的病害有日灼病和叶尖焦枯病。因此,利用遮阳网等设施避免日灼病发生的同时,加强土壤改良和培肥管理,提高抗病力。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等,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防治。

 

大棚栽培枇杷如何调节温度?

 

枇杷与其它果树不同,枇杷是秋冬开花,而采取设施栽培主要利用的是秋季开的头批花,所以冬季的覆盖或加温不存在像落叶果树打破休眠和柑橘花芽分化那样的问题,秋季开花坐果后即可进行覆盖,但过早可能授粉受精不完全,反而效果不好,通常盛花末期为覆盖期。一般果树的果实是在高温条件下生长发育、膨大和成熟的,而枇杷的果实一般都在夏季到来之前成熟采收,所以枇杷果实在高温下生长并不好。建议在设施内加温或温度升到28~30℃时,即要调节降温。

 

1、枇杷幼果期温度管理

 

枇杷在加温栽培的条件下一般12月份至翌年1月份,如无加温的条件下为1~2月份,北缘地区为1~3月份。这一时期的设施内温度管理,加温方式以最高不超过25℃,最低在5℃以上为原则,通过加温和换气加以调节;如无加温方式以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0℃为好,在某段期间也要通过保温和适当地加温来调节。其它管理与露地栽培相仿,但要根据设施内的发育期进行。

 

2、枇杷果实膨大期温度管理

 

在加温条件下为2~3月份,无加温条件下为3~4月份,这一时期温度上升快,枇杷果实迅速生长膨大。在日照强度大时,在设施内的温度会上升过猛,往往造成高温伤害,所以应注意温度调节。加温幅度保持在7~10℃,最高温度以28℃为界。无加温方式最低温度3月份在0℃附近即可,3月底调节到5℃左右,4月下旬达到10℃附近,最高温度控制在28℃以下。3月份应保持土壤充足的水分,4月份以后应保持土壤相对干燥,以使果实含糖量提高。

 

3、枇杷成熟期温度管理

 

加温方式为3~4月份,无加温方式为4月下旬至5月份。这一时期的管理与果实膨大期的后半段大致相同,最高气温不超过30℃,土壤保持相对干燥,在果实采收后进行施肥和灌水。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