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介壳虫用什么药好?

柑橘介壳虫要巧选农药巧,对柑橘介壳虫防治效果突出的杀扑磷又叫速扑杀、甲噻硫磷,是二硫代磷酸酯类广谱、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性,但可渗入植物组织内,对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残效期10~20天。防治柑橘蚧壳虫应在花前施药,生长季中只能用1次。

柑橘介壳虫要巧选农药巧,对柑橘介壳虫防治效果突出的杀扑磷又叫速扑杀、甲噻硫磷,是二硫代磷酸酯类广谱、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性,但可渗入植物组织内,对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残效期10~20天。

 


 

防治柑橘矢尖蚧、糠片蚧,用40%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对若蚧用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柑橘褐园蚧用40%乳油500~1000倍液,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褐圆蚧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时进行喷雾防治;对柑橘粉蚧,在若虫期用40%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对柑橘红蜡蚧,于6月中旬柑橘红蜡卵孵化盛期用40%乳油666~1000倍液喷1次。该药对碱不稳定,不能和碱性药剂混用,但可与大多数中性杀虫剂、剂混用。防治柑橘蚧壳虫应在花前施药,生长季中只能用1次。施药距果实采收不能少于30天,不能用于防治蔬菜害虫。

 

柑橘介壳虫怎么防治?

 

首先,现在是柑桔保果期,也是春梢老熟、小果转绿期,采用农业措施与性较高的化学农药比较可取。

 

①轻量地剪除历年的虫枝、叶片和密闭的枝条,有利通风透光和喷药均匀。修剪方法以疏剪为主。

 

②配合保果措施加快春梢老熟。可用金云大-120+九二O+磷酸二氢钾+氨基酸保次果,用全树果+钙磷镁锌微肥保第二次果。

 

③防治一、二龄幼虫与抑制虫卵相结合。可用云大啶虫脒或吡虫啉与石硫合剂交替喷雾,既防虫又防病,还可抑制虫卵。

 

④壮旺树在春梢老熟后才环割保果,并经常观察环割口是否有介壳虫游走,及时用药喷之。

 

其次,在果实膨大期和放秋梢期间,防治第二、三、四代幼虫。果实膨大期间由于气温比较高,介壳虫发生较快,用化学农药防治比较困难,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天敌和喷药相结合。

 

①前期不用拟除虫菊酯、高毒有机磷类农药、含柴油机油类杀螨剂,以保证天敌如瓢虫类有繁殖的时间。

 

②不铲除果园杂草,让天敌有繁殖的场所。

 

③注意观察,掌握介壳虫在自己果园发生的时间规律,并集中在爬虫期喷药防治。选用的药剂有云大啶虫脒、吡虫啉和速扑杀。

 

第三,冬天尽量不使用环割措施促花,这样就不会引起介壳虫冬天繁殖。冬天应补充桔树足够的肥水营养和控制好冬梢,花芽分化就会正常进行。

 

第四,重视冬季清园。剪除病虫枝条、枯萎枝条,铲除果园里外杂草,并用石硫合剂和氯氰菊酯+敌百虫全园交替喷雾。

 

柑橘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1、红蜘蛛:主要危害叶、枝和果实。受害叶片正面和果实表面,出现苍白色斑点。当每叶(果)上有虫、卵5-10头时是重点防治时期。

 

2、锈壁虱: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果实形成麻柑子。当每叶、果上有虫2-3头时或见灰色露状物时,是重点防治时期。

 

3、蚧壳虫:主要危害叶、枝和果实。受害叶片变黄,造成枝梢、果实粗糙不平。当每叶(果)开始有的时候,在幼虫成长期尤其是1龄阶段是重点防治时期。

 

4、潜叶蛾:主要危害叶片。受害叶片上有许多银白色虫道。夏、秋梢萌发期是重点防治期。即放梢后7-10天,当嫩梢有虫或卵的叶率达20%时为防治时期。

 

5、溃疡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梢、果实。病斑突出特点是有海绵状裂口,中间稍凹陷。抽梢、开花和幼果期是药剂防治时期。

 

6、炭疽病:主要危害叶、枝和果实。病斑上有黑色小点。夏、秋梢抽发期和幼果期是重点防治时期。

 

7、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病斑凸起成瘤状。春梢萌发期和幼果期是重点防治时期。

 

8、同时要及时加强对吉丁虫(包括爆皮虫和溜皮虫两种)类及天牛类(人工捕杀与药剂毒杀并举)、吸果夜蛾(黄光驱虫与人工捕杀并举)和柑橘粉虱等的防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