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梦游

但不管怎么样,梦游的人是没有什么表情的,对一些轻微刺激也不起反应,有时眼睛会呈半睁状态,但很难被唤醒。儿童患有梦游症的概率较高,很多跟踪调查显示,年幼时梦游的儿童长大后会逐渐恢复正常,这说明梦游和身体发育也有密切联系。弗洛伊德认为梦游就是自我的体现,但是由于不受意识控制,所以是没有责任的。

梦游和梦呓在原理上是一样的,是人睡眠中的无意识活动,一般表现为在室内外行走,稍稍严重的可能会有一些简单的活动。但不管怎么样,梦游的人是没有什么表情的,对一些轻微刺激也不起反应,有时眼睛会呈半睁状态,但很难被唤醒。人梦游时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可能别人难以理解,当然,小说、电影里梦中杀人、梦中行侠仗义的事情也只是人们利用梦游无意识的特点臆造出来的。

梦游虽称作是梦中行为,但事实上却和做梦无关,因为梦游是在沉睡阶段发生的,此阶段人不会做梦,因此把梦游称为在睡眠中的行走更合理。科学家对很多常年有梦游习惯的人进行观察,分析总结了梦游的有关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项:

心理社会因素。有些人日常生活不规律,环境压力过大,焦虑不安并伴有恐惧情绪,此外家庭关系不和,学习紧张及考试成绩不佳等与梦游症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

发育因素。儿童患有梦游症的概率较高,很多跟踪调查显示,年幼时梦游的儿童长大后会逐渐恢复正常,这说明梦游和身体发育也有密切联系。

睡眠过深。梦游症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如果白天过度劳累、连续几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药物等可引起深度睡眠的进一步加深,很容易诱发梦游。

遗传因素。梦游其实也是一种病症,而且有遗传因素。科学家对此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梦游症患者的家族人员中多有阳性史,另外就是同卵双胞胎患有梦游症的概率远远高于异卵双胞胎。

弗洛伊德关于梦游解释具有哲学意味,他把人格分为本我(本能和欲望)、自我(理智和意志)和超我(道德约束和良心)。本我通常都被自我克制着,但本我的力量无法克制时会冲破自我的警戒,做出出格的事情。弗洛伊德认为梦游就是自我的体现,但是由于不受意识控制,所以是没有责任的。

下一篇:什么是性梦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