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辨病与自我检测

所以,通过观察眼睛的变化,可以了解脏腑经络的病变,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关于眼睛辨病的自我检测方法。眼球凹陷多表病情极为危重。椭圆形瞳孔,可见于青光眼或眼内肿瘤;瞳孔呈不规则样,可见于炎症引起的虹膜粘连牵拉而致。

目为肝之窍,并与内脏均有密切联系。古人将眼睛各部位与五脏六腑关系做了分属,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了五轮学说,即目内、外眦属心为血轮,白睛即白眼球属肺为气轮,黑睛即黑眼球属肝为风轮,瞳孔属肾为水轮,眼胞即眼睑属脾为肉轮,这是眼睛和五脏的关系。另外,眼睛与经络亦有关系。所以,通过观察眼睛的变化,可以了解脏腑经络的病变,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关于眼睛辨病的自我检测方法。

眼球

1、凹陷:眼球凹陷如为双侧同时下陷,最常见于一些严重脱水病人,因连续呕叶,腹泻导致机体失水过多,或不能饮食造成水液摄入不足等。如为单侧下陷,见于Horner综合征。眼球凹陷多表病情极为危重。中医认为,眼窝下陷,多为津伤液脱;眼窝深陷于内,目不视人,多属五脏六腑精气衰败,病情危重,预后不祥。

2、运动异常:眼球的运动应是非常灵活的,可做上下、左右、顺转、逆转等不同的运动,并能紧随目标的移动而移动。眼球的灵活运动主要受到三条神经的支配,所以当这些神经出现问题时,眼球的运动就会受到影响。眼球的运动异常主要有以下几方而。斜视可由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麻痹引起,引起神经麻痹的疾病主要为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肿瘤,以及一些脑血管病变。如病人突然不醒人事,且两侧眼球向左或向右固定不动,多为突发性脑出血所致。自发性左右快速往返运动即不受人为控制的一种异常运动方式,可见于耳原性眩晕以及小脑疾患等。

3、眼球发硬正常眼球有适度的弹性,如眼球变得很硬,弹性差,往往通过手压感觉到,这种情况多见于眼压升高,青光眼。

白眼球

白眼球是指眼球中的白色部分,医学上称之力巩膜。正常的白眼球是不透明的,因为血管少所以呈现出瓷白色。过观察白眼球颜色的异常,可以判断某些疾病的发生。

1、白眼球发黄如为均匀的黄染,多为黄疸性,可见于胆道疾病,肝炎等疾病。如为不均匀发黄,尤其在中年人群中,内眼角处可出现黄色斑块,这是由于脂肪沉着形成的。如黄色仅出现于黑眼球周围,多是由于血中其他黄色素增多所致。如过多食用胡萝卜、桔了以及某些药物均可引起,停用后会逐渐消退。

2、球发蓝对于巩膜呈白色的人种来说,白眼球发蓝,是中、重度贫血的表现。

3、球上有小出血点这是由于毛细血管扩张所致,常见于一些中度糖尿病患者。

4、白眼球上出现小片状出血常常预示着有动脉硬化,包括脑动脉硬化的可能。

5、白眼球充血呈鲜红色: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如红眼病。除了颜色的改变外,还会伴随有流泪、痛疼、搔痒等感觉。如无伴随症状,仅出现充血现象,则应警惕发生脑出血,尤其是同时具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

瞳孔

瞳孔是眼球中央的孔洞,是光线进入的地方。通常平均直径在2.5mm左右,两侧对等,并能随着进入眼睛的光线强弱而变化大小,这种扩大与缩小是受到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神经支配的。从瞳孔的形状、大小、颜色变化,两侧是否等圆,等大等方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疾病存在的可能。

1、瞳孔的形状正常的瞳孔应为等大的正圆形。椭圆形瞳孔,可见于青光眼或眼内肿瘤;瞳孔呈不规则样,可见于炎症引起的虹膜粘连牵拉而致。

2、瞳孔的大小:瞳孔正常直径平均为2.5mm左右,如在正常光线下,瞳孔直径小于1.5mm或大于5mm,都是病态的。瞳孔缩小,可见于虹膜炎,有机磷类农药或毒蘑菇中毒以及某药物如吗啡等引起。瞳孔散大,可见于外伤、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另外,濒死的人瞳孔通常都极度散大且对光线无任何反应。

3、大小不一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常提示有脑外伤、脑肿瘤等颅内病变的存在。如两侧瞳孔大小不一致而且变化不定,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值得一提的是,性病近年来又死灰复燃,其中的神经性梅毒也会造成瞳孔大小不一,甚至差别较大,需引起重视。

4、瞳孔的颜色:瞳孔的颜色看起来有如井水一般,幽黑清彻,波光闪动。它的一些在颜色上的异常,往往提示着一些疾病。

瞳孔发红:多是由于受到外伤后造成,也可由于眼本身的出血性疾病,往往对视力影响较大,需即时就诊。

瞳孔变黄:医学上有一叫作“黑蒙猫眼”的眼部疾患,几乎就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表现。特点是在儿童中发现。当日光照射瞳孔时,眼底深处发出夜间猫眼一般的黄光,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这种病的出现与家族遗传有关,恶性程度极高,需尽早进行治疗。除了这种病外,其他一些眼内化脓性疾病偶尔也可引起瞳孔发黄。

瞳孔变青:当眼内压力过高如青光眼时,可使瞳孔呈现出青色。除此以外,还会有明显的眼胀痛,应即时就医以降低过高的眼压,否则会引起失明。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