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具有方法独特、操作简便、适用广泛、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等特点,也是家庭自疗的良好选择。②取太阳、印堂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有出血倾向、严重心脏病等重症疾病者以及年老体弱者、恐惧刮痧者,也不宜进行刮痧治疗。

刮痧疗法是指应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戒手指、金属针具、瓷匙、古钱、玉石片等,燕上食油、凡士林、白酒或清水,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剌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剌激体表皮肤及经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法。刮痧通过直接刺激末梢神经,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血管与黏膜的渗透性改变,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刮痧疗法具有方法独特、操作简便、适用广泛、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等特点,也是家庭自疗的良好选择。

刮痧法又分为直接刮法和间接刮法两种。

直接刮法:指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然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病人取坐位或俯伏位,术者用热毛巾擦洗病人被刮部位的皮肤,均匀地涂上刮痧介质。术者持刮痧工具,在刮拭部位进行刮拭,以刮出出血点为止。

间接刮法:先在病人将要刮拭的部位放一层薄布,然后再用刮拭工具在布上刮拭,称为间接刮法。此法可保护皮肤。适用于儿童、年老体弱、高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抽搐、某些皮肤病患者。

1.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症见头晕,头痛,头胀,耳鸣,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胁肋胀痛,烦躁易怒,多动不安,寐少多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有力。

【主穴】大杼、大椎、太阳、印堂、曲池。

【配穴】风池、外关、合谷、太冲、足三里、行间、神门、肩井。

(1)先刮主穴

①取大杼、大椎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②取太阳、印堂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③取曲池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2)再刮配穴:每次选取配穴中的3~4个穴位,交替使用,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说明】采用泻法,采用稍强刺激手法。

2.痰浊阻滞型高血压:症见头晕目眩或头重如蒙,胸脘痞闷、倦怠嗜卧,肢体沉重,食少多寐,恶心呕吐,时吐痰涎,大便溏,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厚腻,脉弦滑或缓。

【主穴】中脘、脾俞、胃俞、章门。

【配穴】大横、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内关、解溪。

(1)先刮主穴

①取中脘采用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②取脾俞、胃俞采用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③取章门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2)再刮配穴:每次选取配穴中的3~4个穴位,交替使用,大横采用间接刮法,其他穴位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说明】采用平补平泻法。

3.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症见头晕目眩,头痛,或头胀,耳鸣,眼花,两目干涩,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口干,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足跟痛,遗精,夜尿频,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尺弱明显。

【主穴】心俞、肝俞、肾俞、气海。

【配穴】太溪、三阴交、太冲、风池、涌泉、血压点。

(1)先刮主穴

①取心俞、肝俞、肾俞采用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②取气海采用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2)再刮配穴:每次选取配穴中的3~4个穴位,交替使用,涌泉、血压点采用间接刮法,其他穴位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筋痕为止。每日1次。

【说明】采用补法,采用稍弱刺激手法。

注意

1.刮痧前要选择一个好的治疗场所,空气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意避风,夏季不可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刮痧。

2.要掌握好间隔时间,两次刮筋一般以间隔5~7天为宜。

3.要注意刮筋刺激量,不可过度刺激,以局部出现充血斑点或斑块为度。

4.刮拭局部及刮筋工具要注意消毒,以免感染或交叉传染。

5.刮痧前应检查刮痧工具有无缺损、毛刺,以防损伤皮肤。

6.皮肤有瘢痕、溃破以及传染性皮肤病的病灶部位不宜进行刮痧治疗。有出血倾向、严重心脏病等重症疾病者以及年老体弱者、恐惧刮痧者,也不宜进行刮痧治疗。

7.婴幼儿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宜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