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治疗方法

患者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约5~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患者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

登革热的治疗方法

1、登革热的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2、登革热的对症治疗,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维持水电平衡。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