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型斑疹伤寒的诊断标准

(二)地方性斑疹伤寒: 1.流行病学:多数秋冬季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流行性鼠型斑疹伤寒:

1. 流行病学:冬春季发病,有衣虱感染史;

      

2. 临床症状:突然高烧并伴有剧烈头痛;

      

3. 体征:80%以上的患者4~7日出现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2~5mm,压之退 色,一周后变为暗红色或紫癜样皮损,压之不退色;

      

4. 实验室诊断:

      

4.1 血清学诊断:室温补体结合试验(CF):普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大于莫氏立克次体抗体滴度二倍以上,一次血清抗体滴度≥1∶32,双份血清恢复期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可确诊为现患病例。

      

4.2 病原学诊断:从发热期患者血标本中分离出普氏立克次体或从发热期患者血标本中扩增出普氏立克次体特异性DNA片段。

(二)地方性斑疹伤寒:

1.流行病学:多数秋冬季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有家鼠接触史或居住场所有大量家鼠、蚤或有宠物猫。

      

2.临床症状:突然发热伴有剧烈头痛;

      

3.体征:发热在38~4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皮疹较少或不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常不明显。

      

4.实验室诊断

      

4.1 血清学诊断:室温微量补体结合试验(CF):抗莫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高于抗普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2倍以上,且抗体滴度达1∶32以上,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

      

4.2 病原学诊断:从发热期患者血标本中分离出莫氏立克次体,或从发热期血标本中扩增出莫氏立克次体特异性DNA片段。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