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蛲虫病如何防治

蛲虫病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点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世界各地流行极广,全世界感染人口300~500百万,我国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国内调查资料表明儿童感染率达40%~70%。因此蛲虫病是值得重视的疾病。蛲虫病的治疗很简单,如果不重复感染,一般可自愈,但常因自身感染,导致久治不愈。对于蛲虫病,最重要的是预防。

蛲虫病(enterobiasis)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点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世界各地流行极广,全世界感染人口300~500百万,我国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尤其集体机构儿童感染率高。国内调查资料表明儿童感染率达40%~70%。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往往多数成员同时患病。因此蛲虫病是值得重视的疾病。 

蛲虫病的治疗很简单,如果不重复感染,一般可自愈,但常因自身感染,导致久治不愈。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下列药物:扑蛲灵,睡前顿服一次(服药后1-2天内大便可染红色);甲苯咪唑、双萘羟酸噻嘧啶、丙硫咪唑、驱蛲净顿服。因考虑蛲虫可反复感染,故常需连续服药两天或隔周一次,连服三次。临睡前肛门周围涂雄黄百部膏或2%白降汞软膏,有止痒的作用。

对于蛲虫病,最重要的是预防。蛲虫的感染方式是间接接触和通过肛门→手→口感染。另外,还可通过内衣裤、被褥、地板、桌面、玩具、门把手或食物等间接感染。虫卵还可通过空气中尘埃飞扬,从口鼻吸入,咽下也可引起感染。

针对蛲虫的这些特性,我们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勤剪指甲,勤洗肛门,勤换衣服,饭前便后洗手,不吸吮手指。一旦发现患病,每天早晨用肥皂与温水清洗肛门周围,换下的内裤煮沸消毒,连续7―10天。蛲虫病患者以儿童居多,易于在托儿所、幼儿园感染和流行,尤其是一些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地方,因此要注意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的环境卫生。用具、桌椅、地板应经常擦洗,用开水烫洗抹布,常洗晒被褥,保持室内清洁,勿使尘土飞扬。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