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瘤的辨证论治

若瘤体尚未发硬萎缩,则消痔灵注射液与1%普鲁卡因的比例可增至2:1,按前法注射。预防与调摄 隆起于皮面的血瘤,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局部擦伤。

一、内治法

1、心火妄动瘤体呈半球形或扁平隆起,边界清楚,质软色红,指压褪色,放手后又恢复到原来状态。

辨证分析:心火妄动,逼血人络,血热妄行,致气血纵横,脉络交错,结聚成形,故成本病,质软色红。

治法:凉血活血,抑火滋阴。

方药:芩连二母丸。

2、气血瘀滞瘤色紫红或暗红,呈斑片状或隆起,甚或呈结节状、疣状。

辨证分析:血运失常,气血纵横,脉络交错,气滞血瘀,凝聚成形,故瘤色紫红或暗红,呈结节状或疣状隆起。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

其他疗法

一、压迫法长期把棉花垫直接放在血瘤表面,并以胶布及绷带加压固定。

二、注射疗法把消痔灵注射液与1%普鲁卡因,按1:1混合,用细长针头插入瘤体内,缓慢注入,以致整个瘤体高起为止。每次用药液3―6mL。隔l周可反复注射。若瘤体尚未发硬萎缩,则消痔灵注射液与1%普鲁卡因的比例可增至2:1,按前法注射。

三、冷冻疗法可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有较好效果。

四、手术治疗瘤体较大而局限者,经充分准备,可行手术切除。

预防与调摄

隆起于皮面的血瘤,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局部擦伤。

下一篇:血虚肝郁型筋瘤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