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晕的辨治论证

用于轻度子晕,血压稍高者。用于子晕伴浮肿者。

一、辩证分型

1、阴虚肝旺妊娠中晚时期头晕目眩,心悸潮热,血压升高。舌红或绛,脉弦或弦细滑。

2、脾虚肝旺妊娠中晚期头昏头重如眩晕状,面肢浮肿,纳少便溏,胸胁胀痛,血压升高。苔厚腻,脉弦滑。

3、肝郁痰滞妊娠中晚期,头晕目眩,胸闷心烦,胁胀泛恶,浮肿嗜卧。苔白腻,脉弦滑而缓。

二、分型治疗

1、阴虚肝旺治法:育阴潜阳止晕。

方药:三甲复脉汤加减。

大白芍12克、阿胶9克(烊冲)、炙龟版12克(先煎)、麦冬12克、熟地10克、钩藤10克、石决明12克(先煎)、夏枯草9克加减:便秘者,加火麻仁9克、柏子仁10克;浮肿者,加泽泻12克、猪苓10克或茯苓皮10克。

2、脾虚肝旺治法:健脾潜阳止晕。

方药:白术散加减。

制半夏9克、炒白术12克、明天麻9克、陈皮6克、茯苓10克、白蒺藜10克、石决明12克(先煎)、蔓荆子9克、泽泻10克加减:腹胀者,加大腹皮10克;头胀头晕严重者,加生龙齿15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

3、肝郁痰滞治法:理气化痰止晕。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法半夏10克、炒白术10克、明天麻10克、陈皮5克、茯苓10克、蔓荆子9克、郁金9克、菊花6克、夏枯草9克、陈胆星9克、竹茹9克加减:痰郁化热者,加黄芩9克、黄连3克;下腹痛者,加当归9克、白芍10克、炙甘草5克。

三、中成药

1、杞菊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阴虚肝旺者。

2、羚羊角粉每日2~3次,每次0.3克,吞服。用于肝阳头痛较剧者。

3、天麻片每日3次,每次5~6片,吞服。用于脾虚肝旺或肝郁痰滞者。

4、藿香正气片每日2次,每次4~5片,吞服。

四、简便方

1、明天麻30克、老鸭1只,共煮。当菜肴吃。用于轻度子晕,血压稍高者。

2、钩藤15克、胡芦瓢30克、白术10克,共煎,分2次服。用于子晕伴浮肿者。如有蛋白尿则加黄芪15克同煎。

下一篇:子痫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