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血崩的诊断

另外,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也可引起产后血崩。

1、临床表现:阴道出血,或突然大量流血,或多反复发作,伴有不同程度厥脱(休克)表现,诊断即可成立。子宫收缩乏力(临床检查宫体大而软,轮廓不清,收缩无力,宫底升高达脐上)和胎盘组织残留引起的出血,多发生于产后10天左右,流血常大量突然;子宫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多于产后10~20天内突然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少;剖宫产术后的出血,常发生于术后4―6周,出血量较多。另外,软产道损伤(阴道出血或血肿)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皮下紫癜及针孔溢血)也可引起产后血崩。

2、检查通过妇科、B超等有关检查以明确之;若血查全血细胞下降,纤维蛋白原低于1~1.5g/L,可诊断为纤维蛋白原减少;全血凝块及溶解试验阳性,或外围血快速涂片示血小板减少,则表示有凝血功能障碍。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